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我在杭州修文物
2020-08-23 07:43:54杭州网

政在解读 有一群人,在闹市之中寻得一方静土,保持本心,然后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去做好一件事。

日前,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国丝”)面向公众展出了16件来自清东陵的慈禧定东陵地宫和容妃园寝地宫出土的珍贵纺织品文物,包括袍服、夹衣、鞋帽、枕、褥、被以及荷包等品类。

事实上,每一件我们看到的珍贵文物,背后都有修复师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汗水。

一丝不苟 妙手补霓裳

“每一件都参与,每一针都用脑。”经过文物修复师楼淑琦的手,它们就呈现出了最好的状态。

楼淑琦的话不多,朴实沉稳、从容饱满,眉眼之间传递出的专注力,正是这份职业带给她的。从事修复工作20多年,经过她手的文物已经达到上百件。

楼淑琦(左)在修复室

“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光静心不行,还要体力。”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修复室里,楼淑琦戴着老花镜,弯着腰,手悬空,拿着小磁块,压在桌上的明代丝织品文物上,“整个修复过程,平整是最难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她已进行了很多天。

此次展出的文物中,有一件绿绉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满眼的“福”字,用平金绣布满。但它被送来时,服装变形和纤维糟朽情况极为严重。“装饰带、花边很多都脱散了。”楼淑琦回忆道,尤其是夹衣的袖口,经线断了只有纬线,拿在手上,变成了一绺一绺,像玉米须一样凌乱。

怎么办呢?她想了个办法:修复时在文物下垫一块背衬,上面盖一块绉丝纱,“像汉堡一样”把文物夹在两者中间,再沿着文物破损边缘缝补,带“福”字的夹衣袖口,就是这么修复的。

楼淑琦是从丝织厂最基层开始工作,对纺织品如数家珍,因此也能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修复时技术上的难题。

“修旧如旧”,是文物修复的一个重要原则。衣服分里外两层,修复师们需要将面料和衬里分别进行修复;糟朽严重,缝的时候力度不能太大;丝线凌乱,就一根一根理直;“福”字金线脱落严重,就按照原来的针线走向,细心缝补。

不仅是修物,也是修心

“对文物要有敬畏之心。文物修复,不仅是修物,也是修心。”楼淑琦是整个团队里最资深的,带团队也是她的工作之一,“我特别喜欢看到整个团队劲儿往一处使,一起来解决一件事的样子。”

戴华丽修复蟒袍

在丝绸博物馆的修复室一侧,从事了11年文物修复工作的戴华丽正在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十分娴熟地修补着一件明代的蟒袍。没有一样的丝线,她就找来一片红色的纱代替线。有时候一两个小时也只能修复几厘米。另一边,从业三年的周丽梅,正用钉针法修复宁夏出土的一件明代将军袍。常用的针法有十几种,每个修复师上岗以前都要熟练掌握。

周丽梅正在修复明代对襟上衣在这批展出的丝织品文物当中,修复难度最高,同时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莫过于清东陵慈禧地宫出土的陀罗尼经被。经被长290厘米,宽275厘米。陀罗尼经被上有25000多字的经文,却是由一个1997年生的小姑娘叶晔一一还原的。

宽、厚、专、精科研指导修复

事实上,作为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中国丝绸博物馆承担了中国各博物馆大量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

文物到馆以后,记录工艺制作信息、判断病症,采用何种修复方案,都是“下针”以前要做的大量工作。“不能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轻易修复。”国丝馆技术部副主任王淑娟说,“文物复原的原则:首先是保持文物的原真性,也就是所谓的修旧如旧;其次是可再处理性;再者是最小干预。”

专业研究是始终博物馆的基础业务。如今,国丝馆已初步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修复保护、传统工艺三大步骤的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体系。在保护、研究之外,国丝馆还坚持向大众传播其研究过程、复原织造的技术难点、复原工作背后的故事,使得文物故事更加完整丰富。

在修复室外墙上,印有四个大字“宽、厚、专、精”,王淑娟介绍说,“宽、厚”是指做人要宽厚,视野要宽阔;“专、精”则是做学问要专业,造诣要精深,正如给予这些文物重生的科研人员和修复师们。

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正是这场奇遇,才注定了这些文物拥有生命。

品格不同,审美不同,心境不同,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复结果。而这些修复师们,是匠人,是传承,更是专注的精神。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

来源:政在解读    作者:文 郑晖 图 郑晖 李忠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专家学者为古镇新登
临建高速有新进展!小昔坞口桥主体工程施工
高温天他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 守护杭州
“国模”公安局的背后 十年坚持“让失
杭州老大爷野钓一中午 命都差点被太阳晒没
杭州一年级新生的“电影节”“紫藤蔓下最亮
“森林可持续,就藏在我们的日常选择之中!
阿富汗男网友寄来280万美金现金?!浙江
《八佰》血腥场面被指"少儿不宜" 已有影
贝鲁特大爆炸后

杭州影像


不惧骄阳,只为荷花...

天文大潮日 钱江潮...

钱江市集开张

今天处暑 快没这么...
”而这一环节,她已进行了很多天。衣服分里外两层,修复师们需要将面料和衬里分别进行修复。再者是最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