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床荷花丝褥上面原本也铺着2400粒珍珠 容妃就是传说中香妃的原型 展览中,还有慈禧入葬时穿的荷花绣面鞋、堆绫荷花枕套,以及铺绒加金丝绣荷花褥。发现没有,都是荷花图案,慈禧生前尤其热爱荷花。国丝馆修复专家在研究时发现,她死后垫在身下的这床荷花褥,荷叶及水波纹部位用的蓝色绣线上,主要色素为甲基蓝,而荷花用的浅橘色绣线主要色素为橙黄I,这两种染料都来自欧洲进口,合成染料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据慈禧太后心腹太监李莲英当时记录的随葬品清单可知,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上3层金丝串珠绣花棉褥,上面镶缀大小珍珠12604粒,红蓝宝石85块,祖母绿2块,还有碧玺、白玉23块,这些珠宝上面,再盖上展览中的这床荷花丝褥,上面原本也是铺满了2400粒珍珠。 至于鞋子和枕套,出土时早已经是面目全非,尤其是枕套,修复前就是一块皱巴巴的破布头,文物修复师们用了堆绫绣的方法进行重新修复。知识点来了,什么是堆绫绣?这是一种将织物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剪裁成形,再粘贴于底料上,之后进行缝缀,相当于拼贴画。有很强的立体感。 这种堆绫绣,还运用在容妃的出土服饰中。 容妃,你估计有点陌生,但要是说起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香妃娘娘,是不是就熟悉了?“噢!原来是她呀。”没错,容妃就是传说中香妃的原型,她是维吾尔族人。 1760年,26岁的容妃从新疆入宫,嫁给了乾隆皇帝。后来,一路受宠晋升,直到1788年在圆明园去世,葬于裕陵妃园寝。这次展览中,主要是她用过的吉祥帽、哈达以及生前佩戴在身上的一个堆绫荷包,因为备受恩宠,容妃在后宫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饰。 经被上的“广仁子”是慈禧的道号 当年后妃还穿蕾丝衬衣 展厅最后,写着一排小字,“请后转至凭栏处俯瞰经被实物”,顺着地上的箭头转身,可以看到一层修复室里,修复师们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一件陀罗尼经被,正安静地陈列在修复室中。 陀罗尼经被是佛教密宗的宗教用品,这件经被用于覆盖慈禧太后尸身,长290厘米,宽275厘米,上有汉字楷书篆体,共25000多字。经被的色彩为棕黄色,依宫中制度当初应为明黄色,原缀有820颗珍珠已遗失。 清东陵博物馆馆长李寅介绍,这件经被今后恐怕要改名了。“原本我们只知道上面是陀罗尼经,在修复中,又发现了里面还绣有道教的《玉皇经》,还有9枚道教图章,其中一枚上的‘广仁子’就是慈禧的道号”。慈禧信佛也信仰道教,都体现在这件精美的经被上。 除此之外,展览中还有一件故宫博物院调拨至清东陵文管处的浅蓝色纱彩绣藤萝团寿字衬衣,面料为蓝色罗地上彩绣紫藤及盘金绣团寿纹样,衣缘饰有蝴蝶纹蕾丝。 对的,就是少女们很爱的蕾丝。蕾丝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被称为“花边”或“抽纱”。咸丰至光绪年间,中国女装最显著的流行趋势,是由清初的简洁素雅向繁复华丽转变,其中女式袄、衫、裙等服装上,开始装饰越来越多的花边。此类所用的西洋花边,当时被称作“鬼子栏杆”,很有可能京师流行售卖新式花边,由内务府采买入宫,再缝制于后妃服饰上。 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 时间:即日至11月8日(周一闭馆)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西湖区玉皇山路73-1号)。展览免费开放,入馆需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公众号提前预约,凭身份证及健康码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