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方志馆供图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
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影戏》记载,汉武帝思念亡故爱妃李夫人,使“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彷彿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至南宋时,行都临安(今杭州)百戏相竞,当时影戏已经盛行。从《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可知,影戏进瓦舍之后,为了与别的伎艺争胜,讲究道具的制作之精美外,还注意剧本创作、人物造型及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识等,即所谓“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
杭州市方志馆供图 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太上皇(赵构)多次在德寿宫“射厅看百戏、依例宣赐”,南宋时的“百戏”包含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据《武林旧事》所列的南宋临安百戏社名,影戏社也称“绘革社”。 皮影戏作为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于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于南宋临安城德寿宫遗址之上的杭州市方志馆一直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庭院部分紧紧围绕南宋“临安三志”中关于德寿宫的记载,力求重现历史上德寿宫中的景观元素。 方志馆依古籍志书记载,将这项古老的艺术搬上舞台。回望南宋行都临安城市井生活的历史遗脉,于勾栏瓦肆之间,一同感受皮影艺术的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的古典风度与现代演绎。 本次“绘革弄影——皮影戏体验活动”于8月24日至9月2日在杭州市方志馆举办,面向社会,以暑假中小学学生为主,有助于增加孩子对于民间美术的了解与兴趣,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相融合;同时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文化,鼓励更多人关注传统民间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培养民族文化自信。临近开学,不妨带孩子去位于望江路266号的杭州市方志馆去体验一下。 ▼延伸阅读▼
汪毅夫:杭州市方志馆 城市神圣性的一个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