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2月5日讯 “这不是上次来给我们上过课的书法家爷爷么!”今天下午,在浙江美术馆“有道: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014)”开幕式上,杭州永天实验小学的张可儿,一眼认出了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亭书法社社长王冬龄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兰亭书法社顾问吕祖善。刚刚上台表演完一套书法操的她,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小道具——一张写着“爱”的竹简,一脸自豪地说:“我已经学了一年半书法了,觉得很有意思!” 2011年底,兰亭书法社在西子湖畔成立。“立社为公,学术为宗,服务大众,中西交融”的办社宗旨一直引领着这个新兴学术团体。次年9月,浙江首个国际书法双年展——“无界:兰亭书法社双年展”亮出了它闪亮的品牌,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重量级国际书法双年展。 时隔两年,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兰亭书法社承办的书法双年展如期而至。今起至16日,汇集保加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170多位中外书法艺术家作品的长卷,在浙江美术馆缓缓展开。这一回,双年展把视角投射到了书法的本体上,卷轴,展之“有道”;气韵,起伏延绵。 “‘有道’双年展有书以载道、书法有道、同于大道三层意思。”兰亭书法社社长王冬龄诠释说,“书以载道,道知本源,书法以其简约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传递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凝聚了上千年的文化精神;书法亦有道,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代表了每个时代的审美价值;大家都在笔墨方寸间挥洒激情,探求真美,满足精神,同于大道。” 本次展览期间,7号展厅展出特邀参展作品,8号、9号展厅为国内老中青年实力书法家的作品百花园,10号展厅集中展示来自海外书法艺术家的墨宝。展览旨在回归书法本体,故呈现多为立轴世界。其中蕴含的“技”、“艺”和“道”,既非一日所成,也非一言能尽,但用王冬龄的话说,欣赏书法艺术应该为想象腾出空间,恰如窗外冬日西湖山水的“留白”。 本届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中年龄最长的为百岁老人张光宾。这已是他第二次参展,作品为一幅杜甫诗《旅夜书怀》的草书。这位精通笔墨山水画的百岁老人的草书如行云流水,彰显出了书道的魅力。 兰亭书法社社员王新元专门为“有道: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创作了篆书《书道》,这也是本次展览中为数不多的一幅现代书法作品,艺术家紧扣展览“道”之主题,用别致的设计让一幅书法作品具有了创造性的艺术感。 而此刻,王冬龄、斯舜威、沈浩等书法家正被手捧正方形宣纸的小“追星族”团团围住。这些在开幕式上书写了“有道: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开幕式”的中小学生代表,请“偶像”在自己的作品旁签名,一边怯生生地问着:“我哪里写得不太好?”…… 开幕式前,一位身着黑衣、眼窝深邃、静静坐在观众席长凳上的外国女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问她是不是参展艺术家,她却笑而不答。直到在10号展厅“重逢”,谜底揭晓——原来,她是参展艺术家柯林·安德雷的女友。“我来自罗马尼亚,她来自墨西哥,我们都热爱中国文化。”柯林说,“在所有的文字中,能够称为艺术的只有汉字书写。我的女友虽然不会写书法,但她一直对我说觉得这些线条有一种神秘的美感。”外国人学书法,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件形式大于意义的事,但柯林不这么认为:“要学书法,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学和文化。每次回罗马尼亚,我都会在当地开办讲座,推广中国书法,大家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开幕式结束后,围绕“道”字,10余位书法艺术家现场雅集,切磋文墨。王冬龄的开笔一气呵成——提笔、蘸墨,写下“书以载道”四字,然后换笔、题款……有那么几个瞬间,现场是安静的,举在手中的相机都忘记按动快门,满室墨香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