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的孩子在沙盘画未来的自己 记者 江玥 摄
“从来没人这么关心过我。”昨天下午,杭州市看守所的民警谈话室里,贵州男孩小罗腼腆地说。
小罗16岁,去年,因为朋友微信上的一句挑衅,冲动之下跑到约定地点和人打架。交手过程中,小罗拿出一把水果刀,朝对方捅去……
对方构成轻伤二级,小罗也付出了代价——进了杭州市看守所。
他说,刚进看守所时,还像以前在爸妈身边时一样,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为什么社会对我不公?为什么公安偏偏要抓我?
经过三个月的管教,小罗彻底想通了:“我一进来,管教民警就来找我谈心,认真听我讲话,以前没有人会这样在意我的生活和想法……”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冲动,小罗十分后悔。他说,自己每天夜里合上眼睛,就会想起半年多没见过的爸妈:“希望开庭时,他们能来看我,我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自今年4月底以来,杭州市看守所承担了全市未成年人在押人员集中羁押任务,为了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管理工作,市看守所决定筹建“育新学校”,推行未成年人“学校式”管理教育新模式。
昨天下午,“育新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从“学校”(未成年人监区)大门走进去,左手第一间就是心理辅导室。七八个未成年嫌疑人正在心理咨询师、民警胡罡的组织下,开展心理游戏。
胡警官让大家用沙盘和道具画出未来的自己。
17岁的小张挑选了一幢房子、一辆汽车和两个人物:一个背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一个挽着发髻的老奶奶。
胡警官发现,小张在陈列场景时,人物摆放位置与其他学生有明显差别。其他学生都是把人物面向自己,而小张却把这组人物全部背对自己。
“从他内心来说,这投射出他觉得自己无法面对家人的一种愧疚心理。”胡警官分析说。
小张说,爸爸前几年去世了,家里还有妈妈、妹妹和奶奶,自从被羁押以来,妈妈要照顾还在上学的妹妹,又要照顾年迈的奶奶,还得做生意赚钱,非常辛苦。
“希望我出去以后,能帮妈妈分担一些,我觉得我太亏欠她了。”
胡警官说,通过心理团辅,这些未成年人会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自我修复。每次上课时,都有很多孩子因为后悔、愧疚而落泪。
在生活保障上,看守所考虑到未成年人都在长身体的阶段,会为他们每周定期提供水果、鸡蛋、牛奶等营养食品。
杭州市看守所负责人说,看守所共关押未成年在押人员209人次(目前在押74人),配备分管所领导1名、大队领导1名、专职管教民警4名、兼职心理咨询师13名、外聘兼职教师若干。
接下来,“育新学校”将尽“学校”之责,完善“课堂式”教育,设置传统文化、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等7门课程,积极与社会机构联合帮教,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看到希望,努力降低重新犯罪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