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刷脸支付、出境旅游都会遇到麻烦 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梁应杰 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描绘的未来世界里,人类的行踪将被无数摄像头和虹膜扫描仪监控,通过虹膜和人脸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精准识别每个人。
不过电影归电影,从人脸识别技术步入商用化之初,就伴随了很大的争议与挑战。像是个人隐私,以及因为双胞胎、整容等原因导致的识别率下降。特别是在整容日渐流行的当下,人脸识别还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呢? 人脸识别败下阵来时有发生 关于人脸识别,杭州人小经讲述了他的遭遇。在众多酒店都敷设人脸识别入住的系统后,他时不时会遇到人脸识别失败的情况,最后不得不让酒店前台手动输入身份证号,在公安部的系统里进行身份验证。 因为在杭州一家专业从事视觉识别的公司就职,他专门就此事咨询过技术人员。对方告诉他,因为身份证拍摄时间太早,照片信息一直没有更新,和现在的人脸比对不上,“只要重新拍个身份证照片就好。” 目前,身份验证是人脸识别最常用的领域。它的目的是核实本人身份信息,往往是通过采集人脸信息和相关证件照做比对。但因为光线、整容,或者证件照片过老等原因,有的时候人工智能也会“败下阵来”。 像是今年年初,一位违反交规的女士,因为抓拍照片和系统里的身份证、驾驶证照片不一致,导致无法处理违章,还被交警怀疑是不是冒名顶替的。 但大多数情况下,人脸识别还是靠谱的。最近,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火车站都推行了人脸识别进站,大家戴个眼镜、帽子,化个浓妆都不会对人工智能造成太大干扰,少数人无法识别也可以通过人工审核的方式顺利进站。 整容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当然,浓妆并不是人脸识别最大的敌人,因为再浓的妆对人脸轮廓和五官的改变都不大,但整容就不一样了。 小经介绍,人脸识别大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人脸检测,也就是在复杂的图像里确定哪部分是人脸;第二步是人脸分析,辨别眼睛、嘴、鼻子等不同区域和脸部轮廓;第三步是最核心的人脸识别,系统要把人脸上的各种特征数据化,通过数据与数据的比较,来判定是否是同一张人脸。 以大众比较熟知的苹果Face ID为例,它通过结构光双摄方案,向人脸投射超过3万个红外点光源采集用户面部图像和景深信息,形成脸部数字模型。再通过神经网络的算法模型,让人工智能越来越“懂”用户的脸。 所以不难看出,如果脸上动了“大刀子”,改变了关键部位的信息,是会给人脸识别带来麻烦。“脸部局部区域进行整容对人脸识别影响不大,如常规的双眼皮,隆鼻等。但对于改变脸形的多个区域的联合整形影响较大,比如通过削骨和填充等方式,改变了脸部形状。”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人脸识别研究员说。 至于脸上哪些区域对人脸识别比较关键。之前腾讯优图实验室给出了一张热力图,显示从眉毛到嘴巴上方的区域对人脸身份的判别尤为重要,尤其是眉毛之间到鼻子这块区域。 上述研究员还表示,科幻电影里通过换脸骗过人脸识别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通过整容手段很难将一个人的人脸特征完全变成另一个人。 除了整容,脸部的一系列信息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如果到了机器无法识别的程度,就只能去重新拍摄证件照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