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蔡杨洋 在这个时代,贩卖焦虑绝对是一门好生意。 前不久,贝壳找房发布《2019年女性安居报告》,分析了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12个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数据,并对近千名18-50岁的女性群体开展了购房方面的调研。 大数据总能为生活总结出一些“真相”。就这份报告而言,这几个数据成了最大亮点,被很多文章当标题吸引读者——女性购房者比例整体达到了近7年来的最高值46.7%,几乎“逼平”男性购房者。30岁以上单身大龄女青年购房者逐年增加,比例高于平均值。 解读也不少,“‘女性买房猛增’揭露扎心真相:成年人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47.9%城市女性已经买房:结不结婚,我说了算”“女性购房比例即将超过男性,只有你还在幻想房价下跌”……类似文章如潮而至。 笔者阅读了几篇,发现落脚点大多在倡导女性经济独立,把经济独立与安全感挂上钩,把房产与家庭话语权画上等号,甚至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呐喊:单身女性啊,你怎么能还不买房? 说到底,还是一种营销。 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被贴上“独立”标签,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女性,尤其是单身女性,如果与有房有车结合在一起,那么人设里总离不开“独立”这个词。这两者有关联吗?一定是有的。但问题在于,简单粗暴把房产与女性话语权画上等号是正确的吗?它们的因果关联是怎样的? 笔者看来,这组报告的确反映了女性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代职场给女性提供了更大更多样的平台。根据智联招聘2018年发布的《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这是中国女性在职场取得进步的一大证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买房自然在情理当中。但由此过分解读、贩卖焦虑,抛开营销不说,实质上还是看问题本末倒置。 女性买房好不好?能力之内、主动选择,都是好的。而且,从依赖男性买房到自主选择买房,毫无疑问是现代女性价值观和消费观的进步。但买房才等同于拥有家庭话语权?买房才能拥有安全感?答案显然不是。为此而陷入买房焦虑,更是不值得。 话语权和安全感的来源,每个人自有答案。当买不买房成为个人的成熟选择时,再贴上独立的标签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