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见习记者 潘建萍)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消失,那我还能买什么?”近日,记者在走访多家银行网点时发现,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惑。理财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可以试试保本的结构性存款,收益不低,而且安全。不过,在银行揽储压力大的背景下,保本不保息的结构性存款变成了“保本又保收益”,“假结构性存款”十分普遍,专家建议,结构性存款的收益是波动的,要仔细查看产品的说明书,搞清楚产品的收益规则和达到收益上限的概率。 结构性存款升温 “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35天4%,93天4.55%,184天4.6%,收益有保障,欲购从速。”近日,记者收到多位银行营销人员的短信,推销各家的结构性存款产品。 据融360不完全统计,上周(1月4日-10日)结构性存款发行量148款,较前一周增加了66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4%,较前一周上升了0.14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是4.32%,较前一周上升了0.07个百分点。 在各大银行网点,记者也看到,理财经理把结构性存款的宣传放在了显著位置,前来咨询购买的客户也是络绎不绝。一位前来购买的市民告诉记者,年终奖发了,手头有一笔不小的积蓄,打算买点安全稳健的银行产品,这不,理财经理极力营销结构性产品,他就心动了,打算买一点。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为9.95万亿元,环比增长0.67%。结构性存款规模仅在8月份和9月份超过10万亿元,之后随着理财新规的下发,结构性存款进一步规范,“假结构性存款”以及不具备衍生品业务交易资质的银行受到限制,结构性存款降温,之后回落到10万亿元规模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