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 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做实业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去年年底,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度过它“二十岁”的生日。或许对普通市民而言,这是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但非织造布行业中,它是大名鼎鼎的行业“黄埔军校”,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单位。
“积极向上又朴实无华”,支持这家老牌企业度过二十余年风风雨雨的,除了领先的创新技术,还有以热情和责任坚守事业的 — 整个团队。日前,记者有幸见到了这支团队的领军人物——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芸。
记者:很多人都知道“织造”是什么,但对于“非织造”布产品或许就不甚了解了,张总,你能先简单介绍一下何谓“非织造”吗?
张芸:确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非织造”是什么,就像我们的公司名称“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不少人就会断句错误,让我们从“路先”变成“路先非”。(笑)
顾名思义,“非织造”是一种与传统织造不同的织造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出来的产品以前也被称为无纺布。虽然大家对非织造布的概念知之甚少,但如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运用。比如医疗中使用的无纺纱布、医生穿的防护服,生活中使用的各类湿巾、一次性口罩、可降解的环保袋、卫生巾表层等等。因为要运用在不同的产品上,非织造布的制造工艺也分成纺粘工艺、针刺工艺、水刺工艺等。我们公司做的正是非织造工艺中最“年轻”的水刺非织造布技术。水刺非织造布技术综合了纺织、化工、造纸等多项工业技术,形象点说,我们的生产线“前面像纺织,后面像造纸”。
记者:张总,据我所知,路先公司已经走过二十多个年头,可以和我们聊聊你和这家公司缘分吗?
张芸:老杭州应该都知道杭州新华集团,这是造纸行业的三家国家一级企业之一,当年我就是在新华集团工作。1997年,集团从国外引进了水刺技术,并成立了杭州新华集团公司非织造布分厂,我也被任命为这家厂的副厂长、厂长。后来国企改革,转换经营机制,2000年年底,杭州新华集团公司非织造布分厂也整体改制,这才有了现在的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我也与当年的很多工作伙伴一起留在这里,转眼间二十年就过去了。
我们公司可以说是国内最早一批引进水刺技术的,现在国内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有两百多条,但当年包括我们在内,也就三条线。在水刺非织造布行业,我们算是老资历了,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凭借技术创新在行业中立足。一些同行都戏称我们是行业里的“黄埔军校”,当然也是承蒙同行们谬赞。不知不觉间公司已经走过二十余年,如今我总庆幸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成为了先驱,而不是行业中的先烈,而这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努力与坚守的结果。
记者:听你发出“先驱”、“先烈”的感慨,可见公司成立最初似乎也颇多坎坷,可以和我们分享这背后的故事吗?
张芸:最初引进水刺技术的时候确实很艰难,当时国内水刺非织造布的国内市场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说一个最简单的数据,投产第二年,我们的实际产能可以达到3000吨,但销量只有350吨。那时候我们整夜整夜睡不着,其他人也都纷纷唱衰,认为这家分厂会成为集团的包袱。
事实上,销量低并非我们的产品质量不达标,而是当时国内市场认知度不够,最后,我们觉得既然曲高和寡,那就“先出国门”,去水刺非织造布市场成熟度更高的国外打拼。效果可谓立竿见影,1999年的时候,我们的销量达到950吨,2000年又攀升至1800吨。不过,在走出国门的同时,我们也没有放弃国内市场,一直在坚持开拓。
记者:作为行业中的“老大哥”,路先当然也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张总能透露下一些今年的发展规划吗?
张芸:这两年,水刺非织造布整体市场迎来了较大增长。我们公司希望抓住这次机遇,进一步提高产值,今年,我们在德清县的新厂也将增加新的生产线。同时,早在2004年,我们路先公司就与日本两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杭州好特路卫生制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比如湿巾、压缩面膜等各种水刺非织造布的相关产品。之后,我们也有意向开发更多贴近大家生活的终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