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绣华 杭州秀华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掌门人 杭州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副会长
吴绣华曾接待过一位特殊的顾客,这位顾客经历过癌症和化疗,头发、眉毛都没有了。
“她当时连门都不愿意出,感觉已经放弃人生了。”吴绣华说起这位在职业生涯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顾客,“我一边开导她,一边给她做了眉眼唇全套纹绣;她后来还打电话来感谢我,说我帮她找回了自信。”
定格艺术,是吴绣华对纹绣这门手艺的定义。在过去25年中,她曾用自己的妙手,让无数张满怀期待的脸庞焕发光彩。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业们来了又走,只有她与秀华依然在西子湖畔遗世独立,见证了杭城一代人的芳华。
启蒙:与美丽事业结下深厚缘分
吴绣华从小就对美丽的事物很敏感,她五六岁时路过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总会被华丽的橱窗所吸引,恳求父母多停留一会儿。22岁那年,吴绣华的姐姐远嫁香港,推荐妹妹接替她在电视台的化妆助理工作,让吴绣华从此与美丽这份事业结下深厚的缘分。
当时,电视台的剧组正在拍摄传记体连续剧《华罗庚》,由男主角演绎数学家华罗庚在近60年岁月中的科学求索。青年华罗庚在化妆师的巧手之下,逐渐变得成熟乃至苍老,这在初窥门径的吴绣华眼中简直像魔术一样神奇,她一下子就被这门艺术迷住了。
1988年,在同学的推荐下,吴绣华进入杭州时美理发店,正式成为一名专业化妆师。在上个世纪,时美是杭城理发界的“老字号”,它开在延安路最繁华的地段,全杭州最讲究体面的人来到时美,也甘愿排队等上一个小时。普通人只有在结婚这种大日子,才会去时美化上一个精致的新娘妆。
当时在时美,总有人一进门,就指名道姓地要找吴绣华化妆。在她的化妆桌上,顾客送给她的喜糖和香烟经常堆成一座小山,让其他化妆师们艳羡不已。
这源于她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姐姐从香港带回来的大牌化妆品,效果比店里的化妆品出众得多,我自己舍不得用,全都攒起来给顾客用。”效果越好,找她的顾客就越多,她化妆的熟练度就越高。在她的手下,没有千篇一律的妆容,不同气质的人都能绽放个性之美。一时间,杭城出挑的老板娘们都成了她的忠实“粉丝”。
感恩:他们带我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在吴绣华心中,有两个人让她一辈子感恩。一个是鼓励她走出去看世界的伯乐,一个是带她征服国际舞台的恩师。
这位伯乐是她在时美的顶头上司,他不以资历论深浅,在众多化妆师中挑中吴绣华代表杭州时美参加大赛。“他告诉我,我在剧组呆过,眼界与想象力都比别人广,最重要的是我为客人化妆不盲目,能说出个为什么。”为了不辜负这份赏识,吴绣华努力鼓起勇气,扛下压力,暗下苦功;她在时美内部的初赛中脱颖而出,又拿下了浙江赛区的冠军。
在浙江赛区的总决赛上,她出其不意地选择了难度系数最高的梦幻创意妆;为了制造梦幻的效果,她的小腿不慎被现场的干冰烧伤,“但那一瞬间简直开心得忘记了疼痛”。
谁知,当她作为国家队的一员参加亚洲化妆大赛时,却遭遇“滑铁卢”,20多个队员全军覆没,没有捧回一个奖杯。整个国家队陷入情绪的低谷,巨大的失落感没有让吴绣华就此消沉,反倒催生了她的斗志:“我们输得心服口服,但是差距并不体现在技术上,而是在创意与想象力上,在整体效果的呈现上。”决心一雪前耻的她以探亲的名义去香港游学,直奔“美容教母”郑明明拜师学艺。
被吴绣华的诚心与灵气所打动,郑明明破格收下了这个来自内地的学生。“她不仅让我在她的美容学校里学技术,还为我设计大赛服装,帮我找合适的模特。”吴绣华也非常珍惜那次机会,每天最早到学校,一遍又一遍地用自己的脸练习化妆。1992年,她成功拿下了第16届亚洲化妆大赛梦幻妆冠军。
恩师郑明明本想留她在香港任教,但吴绣华还是选择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西子湖畔。令她感动的是,当她于1993年在杭州开出自己的第一家店时,郑明明为她定制了一个大奖杯,特意买了一张飞机票来将奖杯送给她,如今这个奖杯依然放在诊所的大门口。
创新:开创了业界的多个“第一”
上世纪90年代,杭城的美业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人们对于美的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秀华美容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吴绣华开创了业界的多个“第一”:第一个把纹眉技术引进到内地,第一个在美容机构拥有自主品牌“绣之源”,第一家由生活美容升级为医疗美容的专业纹绣机构,第一个获得浙江省总工会颁发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绒毛绣眉”先进技术操作法。
在吴绣华看来,相比于化妆艺术的昙花一现,纹绣是一种定格艺术。她从脸部最关键的眉入手,以深厚的脸部设计艺术功底,练就胆大心细的手上功夫,绣出一对对会说话的眉毛,又将成熟的技术应用到眼线与唇部。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眉毛就是衬托这扇窗户的珠帘。”她说,纹绣水平的最终体现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审美,“好的绣眉讲究六感,美感、媚感、时代感、立体感、绒毛感、层次感,粗细相间,深浅错落,就像从皮肤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显得灵动又不轻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