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蕾丝生产商之一Desseilles,被杭州萧山纺织企业永盛集团收归旗下,而收购对价只有区区30万欧元。
在这个海外并购动辄过亿的时代,这样的“白菜价”是否有些不可思议?
之所以能用这样的“白菜价”拿下,是因为这家法国企业走的就是小而美路线,而且因为成本过高而陷入经营困境,工艺、技术、品牌、人才这些中国企业升级亟需的资源也无法被盘活。但杭州纺企却试图用自己的供应链资源将它们盘活,撬动自身的业务升级,向价值链更高端迈进。
永盛收购Desseilles是一个富有代表性的“杭州故事”。供应链、技术、人才、工艺、品牌在此过程中优化组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在杭州,海外投资并购日渐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支点。在G20花落杭州这样一个城市国际化的契机之下,类似的“杭州故事”未来有望以更高的频率上演。
被低估的优质资产
Desseilles创始于70年前,是法国最古老的蕾丝制造商之一,超过七成的产品出口至亚洲市场,是包括维多利亚的秘密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但这样一家有历史、有品牌的企业为何会走到变卖资产的地步?
“我们对Desseilles做过全面细致的评估。它之所以会陷入经营困境,主要还是因为生产成本过于高昂。”永盛集团董事长助理张启告诉记者。虽然连同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内,Desseilles只有76人,但在法国的劳工和社保环境下,人力成本却成为了Desseilles难以承受之重。而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由于Desseilles原先的供应链网络主要是在欧盟国家范围内搭建,采购价格并无优势。成本压力同样体现在印染环节,而如果相同的印染工序在国内完成,成本只有法国的一半左右。
对于一个小而美的蕾丝制造商来说,这些成本足以吞噬利润,让企业滑向破产清算的边缘。但在张启看来,Desseilles的品牌积淀、工艺传承、人力资本都是被低估的优质资产,也是永盛集团所看重的。“Desseilles是一个百年品牌,他们历年生产的蕾丝花边花样达到2万件,在高端蕾丝制造的技术和工艺方面也出类拔萃,这些都是富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并购撬动升级的逻辑
正是因为看准了Desseilles所具有的优质资产,永盛集团才决定出资收购。在此次并购当中,永盛集团一次性支付现金30万欧元,并承担了Desseilles共计25万欧元的债务。
并购完成之后,永盛集团也将从人力资源、原料采购及研发、印染三个方面帮助Desseilles降低成本,力争在今年年底之前恢复Desseilles的自我造血能力。
“我们会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精简和优化,留下60名员工。永盛方面也会派人常驻法国,但不会干扰Desseilles经营管理层的正常决策。”张启说。同时,永盛集团也将整合全球的供应链资源,帮助Desseilles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在原料研发方面,永盛则希望将自身的新型化纤原料与Desseilles的技术工艺融合起来,实现产品创新;而在印染环节,对于销往国内或东南亚市场的那部分产品,永盛集团打算将其转移至国内完成,从而降低成本。
当然,永盛并购之后Desseilles,在供应链整合、企业文化融合等方面也并非没有风险。可如果进展顺利,并购将为永盛集团的业务升级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点。永盛集团将可借Desseilles品牌延伸产业链,从纤维制造和贸易向高端蕾丝生产进军,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全球市场。而Desseilles则有望成为永盛集团海外研发、设计、培训的重要基地和桥头堡。
资本“走出去”的多种可能性
在一个资本过剩溢出、并购风起云涌的时代,永盛集团花小钱办大事,用并不高昂的代价收获了心仪的海外资产。这个生动案例再次展现了资本“走出去”的多种可能。
在杭州,产业资本“走出去”由点及面,正在成为一股趋势。出去的是资本,换回的除了全球的品牌、技术、工艺、人才以外,也可能是全球的市场和供应链。
同样在纺织领域,杭州企业科尔把中国的纺织厂搬到了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因为南卡有质量更好的棉花,而且供应不受限制,土地、电力等费用也更低,综合算起来成本甚至比国内更低,而且可以直面全球市场。2015年2月在美国试生产期间,科尔生产的棉纺也是全数运回国内的,但通过这半年多的市场拓展,他们生产的棉纱已经有10%-20%卖给美国、加拿大、南美市场客户了。
过去一年间,杭州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和海外先进制造业产能收购,比如积极协助万向集团和吉利集团境外项目增资、扩大产能,为国外先进制造业的国产化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年,杭州境外投共实现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2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3.92%,完成年度目标的三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