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中间个子最高的)和已经复工的员工们 记者 刘抗 摄 都市快报讯 过了年,王红梅就开始为复工的事发愁。 她在淘宝开店,卖床上用品,品牌叫“巧致生活”,是自己的。除了销售,还在五常街道租房生产,厂房一千六百多平方米,14个工人。 网上订单不断,可工人回不来,每一天都是成本,红梅算了算,一个月要损失七八万。 “我们小微企业,哪经得起这样的消耗……”红梅说那些天她太难熬了,特别是年初八之后,整天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什么时候才能复工,有时候睡不着索性半夜爬起来,一个人打着手电,到车间和仓库转转、看看。 她每天在员工群和工人们讨论复工的事,大家也都着急,毕竟不上班就没有收入。 2月5日,春夏回来了,她是第一个回来的师傅。春夏是安徽宣城人,在杭州成了家,坐火车到杭州那天,王红梅开车去城站接。 红梅清楚记得那一天,城站冷冷清清,没几个人。放在往年这时候,肯定人挤人了。 那天晚上,其他工人都在群里关心春夏回杭州的消息,问她怎么买的票,路上是否顺利,检查严不严,回杭州要什么手续…… 红梅让其他人也试着去买火车票,后来大家都说,买不到。再说了,工厂不能复工,人回来了,也没用啊。 2月14日,王红梅终于拿到了复工证明,顶上红字印着“余杭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文件。红梅的工厂是杭州第二批复工企业,她说拿到那天,好开心。 可以复工了,可是厂里加上自己,一共才4个人,肯定不够。 她去社区问,社区干部说,余杭区为复工也下了很大力气,还准备租大巴车去外地接工人,不过什么时候排得到,现在不知道,只能等消息。 红梅等不及。她问能不能自己开车接回来? 社区说,如果工人有杭州健康码,是绿码就可以。 爱辉,老孔,侯师傅还有刚师傅,都在河南(虽然名字像男性,其实都是女工),红梅决定自己开车去接她们回来。 先联系刚师傅,她说村口设了卡,每次出来只能2个小时,超过2个小时就回不去了。 红梅笑了,“那你就不回去了呀,我就是接你回去上班的呀。”刚师傅听后一愣,马上高兴起来,其他三人也都爽快说定,和红梅在高速出口会面。 2月22日上午9点,红梅开车从厂里出发,赶往河南。 高速上车很少,特别通畅。“感觉累了我就到服务区休息一下,凉水擦擦脸,车上躺一会儿,清醒了又继续开。” 晚上9点多,进入河南境内。一天下来开了900公里,人很疲惫。 服务区没什么吃的,红梅只好泡了一碗方便面,热乎乎也吃得很香。然后车座放平,躺下休息。中途醒来,觉得闷,天窗打开一点,过了一会儿,又觉得冷,被子把自己卷紧了些,庆幸临出门带的是厚被子。第一次在车里过夜,分明很瞌睡,却不容易睡着。 “眼睑很重,迷迷糊糊,可是睡不着。我后来逼自己啥也不想,也不翻身,眼睛闭牢,就是睡得很浅,外面很安静,路上一过大车,就要醒过来……” 再一次醒来,天还没亮,一看时间,不到清晨5点。睁着眼躺了一会儿,去洗手间,冷水洗了把脸,东方开始发白,红梅发动车子继续出发,原计划上午9点多碰面,她决定提前两个小时。 第一个接到刚师傅,见面十分亲热。“老板第一次来河南,也不能请你到家里坐坐,喝口热茶……” 又跑了两个地方,接上了老孔、侯师傅和爱辉,快一个月没见面,见到红梅都很开心,几人先后从包里掏出出门带的馒头和土鸡蛋硬塞给她。 “大家熟悉归熟悉,握手拥抱还是免了,检查程序一样不能少。”每接到一个,红梅都先看她们的健康码,然后量体温、喷消毒水,再上车。 回杭州这一路就比一个人来的时候轻松许多了,大家戴着口罩也免不了说说笑笑。 晚上9点多,一行人回到杭州,出示绿码顺利进城。 回杭州后红梅原打算安排她们隔离,后来社区说有绿码可以不用隔离,这又是个好消息。 河南往返这一趟,两天一夜,开车1800多公里。红梅说,虽然身体疲累,但心里舒坦,“师傅们回来了,我的厂子就活了。” 红梅老家绍兴,20岁来到杭州,举目无亲,身上揣着一万块钱,五千是自己攒的,五千是妈妈向亲戚借的。 第一次创业,在凯旋路租了间很小的门面,做广告牌。第二次创业,在老余杭镇上开家纺专卖店,一番艰难求生后,她下决心做自己的家纺品牌,自己生产,自己销售。 “我没开过工厂,不知道怎么开,怎么生产,怎么管理……我想,不会就去学吧。” 江苏南通,中国最大的床上用品生产基地,红梅决定去一家工厂“卧底”,从一线工人干起。 她在家自学了踩电动工业缝纫机,很顺利被招进一家工厂,“我是新来的,手慢,刚去的时候,一个月产量连熟练工一天都不到。” 干了3个月,王红梅一边干活一边观察、学习,和工友处得很好。“一个徐州女孩子跟我关系很好,我要走的时候,跟她说了实话,说我是来学习开工厂的,让她跟我一起走,她很开心,说要把男朋友也带上。” 回到杭州,红梅在五常街道租了厂房,进了设备,工厂就开起来了。品牌名也是她自己起的——“巧致生活”。 一做10年,这一行竞争激烈,她当初“卧底”那家工厂后来也关门了。凭着坚忍诚信,红梅和她的小厂闯过了重重难关,厂房扩大了,工人从最初两三个到了十多个,品牌在网上也有了蛮好口碑。正准备今年开年继续大干一场时,疫情袭来…… 昨天中午,我在红梅厂里数了数,算上红梅自己和销售后勤,一共12个人,都是女性。她们戴着口罩,有缝纫的,有分拣包装的,有做质量检查的,忙忙碌碌,井井有条。 午饭吃完,红梅和工人们一样,趴在案台上,画线、裁剪,她说裁剪师傅是湖北人,出不来,全厂只有自己以前学过,现在只好自己先顶上。工人回来了,生产恢复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去年的存料支撑不了多久。 “前几天我愁的是生产,现在最愁的是原料,布料供货商那边说,没有工人,没法复工,我急得天天打电话问他们,工人啥时候回来,你们能不能去接…… “现在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吧,各行各业,大家的日子都能早点好起来。” 红梅说完,继续埋头画线、裁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