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2月24日下午,余杭公安崇贤派出所接到家住崇杭社区的一位妈妈报警,她的声音颤抖,一直在哭:“我儿子动手打我,你们来把他带走吧!” 民警立刻出警赶往现场。 到了这位女士家,来开门的是她的丈夫,他也刚刚得知消息赶回家,夹在痛哭的老婆和闷声不吭的儿子中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这位妈妈坐在地板上,两眼通红,仍然在哭。 民警看看屋里,屋里两个男孩,一个还在书桌旁学习,一个站在沙发边,低着头,双手拧在一起,看起来很紧张。 见到民警,妈妈泪如雨下,情绪还是很激动:“这个小孩我是管不了了,你们把他带走,好好管管他!” “你先别激动,有话慢慢说。”民警想扶她起来,但她坐在地上不动,民警想,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位妈妈肯定是在等儿子来扶。 妈妈说,家里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16岁,在读初三,正是准备中考的关键时期,原本早就该回学校上课了,可这段时间疫情影响,学校不开学,要求孩子在家上网课。 恰好她的单位也通知员工在家办公,所以这段时间,她在家“身兼三职”,除了自己工作,还要做家务、督促孩子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比全职妈妈更难的是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的职业妈妈,比职业妈妈更难的是一边带孩子一边在家办公的妈妈。 这句话,这位妈妈在这大半个月里,有了深刻体会。 以前孩子去上学,自己去上班,还算有两个独立的空间,现在工作和生活混为一体,每天在家里和孩子大眼瞪小眼。 “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打卡上班,还得抽时间给两个孩子准备饭,闹钟闹了七八个,都是孩子上网课的时间,监督他们学习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她说,天天打仗一样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工作压力也大,各种事情碰撞在一起,心情很烦躁。 双胞胎里,哥哥成绩还不错,脾气也好,学习很自觉;弟弟磊磊(化名)成绩比哥哥稍差一些,但也在中上水平,只不过性格好动,学习上需要家长和老师督促。 “我除了上班、做家务,其他时间都在管他(磊磊),有时候还坐在旁边陪他上课。”孩子初三了,学习很关键,这段时间,妈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磊磊身上,想着努力抓一抓帮他把成绩提高一个档次,争取冲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所以对磊磊的学习盯得比较紧,一看磊磊在做其他事,就要问一句:作业都做完了吗? 作业都做完了吗?这句话几乎成了母子之间说得最多的话。 初三这一年很关键,磊磊的成绩本就有些波动,妈妈觉得万一在家放松了,等到开学的时候,怕是要跟其他同学拉开一段距离。 上网课毕竟和在学校上课不一样,没有学校那么好的氛围,为了给磊磊营造好的上课氛围,她特地给他腾了个房间,做家务也轻手轻脚,生怕打扰到孩子。 但磊磊上网课不太认真,有时候一边听课一边偷偷用手机打游戏,有一堂课老师提了十个问题,磊磊一个都没有答上来。 老师把情况反映回来,她又气又急,训了儿子一通,接下来几天,只要有时间都在旁边陪着磊磊上课。 事发当天中午,妈妈做完家务,照常督促磊磊抓紧做作业,但磊磊说自己作业做完了,老师没有布置新的作业,又自顾自开始玩起了游戏。 妈妈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多日积累的烦躁被点燃了,声音比较大地训斥了儿子几句,话说得有点重。 16岁的男孩子到了叛逆期,也不肯服软,顶嘴说“不要你管”,母子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起来,火药味越来越重。 吵了几句,磊磊忽然站起来推了妈妈一把,他虽然还没成年,但身高近1米8,身材敦实,力气也很大,妈妈身材瘦小,只有1米6多,又是高度近视,没有防备,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一瞬间,母子俩都愣住了。 “我本来工作压力就很大了,还要花那么多心思管孩子,管了他也不领情,打游戏居然还要打我!”妈妈越想越委屈,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磊磊估计没想到自己的力气那么大,看到妈妈哭了,一声不吭站在边上,原本在学习的哥哥出来想扶妈妈,被吼了回去。 妈妈打电话报了警,又把在上班的老公也叫了回来。 爸爸回来之后,在妻子和儿子之间小心翼翼打圆场,但效果不佳。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民警先是对磊磊进行了批评教育:“欺负妈妈算什么本事,不是你妈妈你能长这么大?你自己能赚钱吗?” “不能。”磊磊没抬头,声音很低。 “你上学、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爸爸妈妈给你的?如果不把你当儿子,不关心你,谁会来管你?” 磊磊没吭声,抬头看了一眼妈妈,又快速低头。 “我处理了这么多打架事情,还是第一次遇到孩子打妈妈的,以后你孩子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 磊磊抿着嘴,不说话了。 民警看得出来,推倒妈妈,磊磊也很内疚,但可能是出于青春期少年的自尊,不好意思开口道歉。 于是,民警主动送出一个台阶——“你也是大小伙子了,既然错了就要勇于承担,和妈妈说句对不起,不是什么难事,男孩子要有担当。” 磊磊看看警察叔叔,又看看妈妈,嗫嚅着走过来,低头道歉:“妈妈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推你,对不起。” 道完歉,磊磊犹豫了一会,主动伸手去搀扶妈妈。 妈妈此时也稍稍平复了情绪,在儿子搀扶下站起来,抹了抹眼睛,想了想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我自己最近事情实在太多了,工作也烦,一下子有点崩溃……” “妈,你要不要紧?”磊磊小声问了一句。 “没事了。”妈妈看着儿子,反而安慰道:“刚才就是有点痛,现在已经好了。” “孩子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一样管,平时还是要多点关心和沟通。”民警也对妈妈进行了劝说。 妈妈连连点头。 见母子之间气氛还有些尴尬,民警笑着问:“怎么样,我看派出所也不用去了吧?” “我那说的是气话……”妈妈看了一眼儿子,不好意思地解释。 “好了好了,小孩子不懂事,说开了就好。”爸爸赶紧接上打圆场,亲生的儿子没有隔夜仇,亲生的,亲生的。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劝说,母子俩心里的疙瘩算是化解了,孩子乖乖去学习,妈妈也表示今后会控制情绪,反思教育方式,民警这才放心离开。 这对母子的情况不在少数,孩子们在家上了快一个月的网课,父母们也在家监督了快一个月的学习,很多父母都感觉亲子关系面临巨大挑战。 王女士在天水巷开的小店昨天上午开门营业,中午她关门回家吃饭,下午不打算再过来了,“没生意”。 她回杭州20多天了,差不多一直宅在家里,网上买菜,有时也隔两天出门去一趟超市。“在家很无聊,追剧,关注疫情新闻。”最关注的还是她上初三的儿子。 6月份就要中考,到现在还没有开学,孩子在家上网课,电脑屏幕看久了,对眼睛不好。王女士很为儿子操心,而且儿子不让她陪,自己把自己关房间里学习,她只好到点了提醒儿子休息。 “儿子长大了,不要我们陪他看书写作业,可你也不知道他在房间是不是真的在学习。”王女士很苦恼,她还发现儿子上网课不专注,经常东翻翻,西看看,还有两次竟然在玩游戏,把她气得想动手。 也不知道儿子玩什么游戏,当妈的只能“镇压”,把游戏卸载掉,不给他手机,可是效果一般。 “他软硬不听的,让他好好学习,考上好高中才能考上好大学,他也不反驳,不知是真懂还是假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的懂事。” 王女士长叹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