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时光如水,总是不断地冲刷记忆。在人生长河中,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很多事也逐渐被淡忘。然而,就像沉在水底的岩石,总有一些人或事藏在记忆深处,任斗转星移,令人无法忘怀。 12月5日,双浦派出所里先后走进两位老人,他们找民警的目的也惊人的相似——希望能接续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当年情”。 巧用“图上作业”,这场一饭之恩有了下集 12月5日下午,一位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了双浦派出所值班大厅。 “我叫金志松,今年已经85岁了,住在富阳区环山乡枫树湾村。”老人告诉值班民警郑庆龙,“我今天到派出所来求助,就是想圆一个多年的心愿,找到50多年前的老朋友、老恩人。” 50多年前,杭州的交通远没有现在那么便利,从富阳到当时的袁浦、周浦一带已经算得上是出远门了。当年,金志松为了讨要一笔欠账,辗转从富阳赶到当时的袁浦。没想到的是,当他见到债务人,发现对方家徒四壁,根本无力偿还债务。催债不成,自己又身无分文,金志松陷入困境,一时流落在袁浦一带,无依无靠。这时,一个当地的好心人伸出了援手,不仅管吃管住,还亲自送他上了一座小岛,让他从岛上中转坐船回家。 金志松老人反复说,当年那位恩人非常友善,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他莫大的帮助,令他感激不已,因此,临别之际,他问了恩人的姓名,叫“葛小根(音)”。还有一个细节,老人也记得很清楚,当年他中转的小岛距离恩人所在的村子大约1公里。“这么多年了,我好几次打听恩人的下落,但始终没能联系上,家里人建议我到派出所找民警帮帮忙。”老人说,“我很想和恩人再见上一面,好好谢谢他当年的帮助。” 郑庆龙十分理解老人想要报恩的心情,可摆在他面前的有效信息有些模糊:一个距离村子1公里左右的小岛,以及一个不太准确的名字。靠这两个信息能不能缩小搜索范围?郑庆龙决定打开地图试一试。 郑庆龙判断,老人所说的小岛极有可能是长安沙,而以长安沙为圆心,1公里左右范围内是吴家村、小叔房村一带。“葛小根”会不会就生活在这一带呢?郑庆龙搜索了当地的人员信息,发现小叔房村有一个名叫葛孝根的村民,今年79岁,个人信息与金志松老人描述的情况大致吻合。于是,郑庆龙请老人看了葛孝根的近照,可50多年过去了,老人看来看去,也无法确定照片上的人是不是当年救济自己的恩人。 既然看照片无法确认,那就让两位老人直接对话。郑庆龙帮忙联系了葛孝根老人,两位老人在电话中聊起往事,记忆的拼图终于完整。金志松老人确定电话那头正是自己当年的朋友和恩人,激动万分,立即与葛孝根老人相约见面,之后,双方在小叔房村村委会见了面。 后来的事情,郑庆龙没亲眼见到,只是听说当晚两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两位老人聊到很晚才互相告别。 展开“精准搜索”,这段同窗之情终不褪色 金志松老人得知恩人下落后,对郑庆龙再三表示了感谢,便急急忙忙赶去与恩人相见。他离开派出所没多久,又有一位老人走进了双浦派出所值班大厅。 王均心老人是余杭人,年轻时在三墩一带居住,他赶到双浦派出所,是想请民警帮忙找一找他60多年前的一位初中同学。 由于当年在一起上学,老人对同学的信息记得十分清晰、准确:袁法森,出生于1941年,当年生活在袁浦,曾经在三墩中学读书。老人说,当年他与袁法森同窗,两人的关系特别铁,可是,初中毕业后,他俩到不同的地方继续读书,从此天各一方。由于当年的通信不像如今这么发达,这对同窗好友便失去了联系,一晃就是一甲子有余。 尽管老人提供的信息不太多,但这些信息都很准确。郑庆龙在系统中搜索了一番,很快找到了袁法森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郑庆龙立即与袁法森老人取得了联系,原来,老人至今居住在双浦镇。说起初中时的往事,袁法森老人也都历历在目,丝毫没忘。一听到王均心老人的声音,袁法森老人立即认出了当年的铁哥们,激动不已,当即撂下电话,戴上头盔,骑着电动车直奔双浦派出所。 双浦派出所值班大厅里,王均心老人不时向门外张望,脸上满是急切期待之情。当袁法森老人骑着电动车出现在值班大厅门口,王均心老人激动地站起来迎了上去。两位古稀老人紧紧握手,笑容满面,言语间都是重逢的喜悦。 一天之内,两段一度中断的“当年情”得以再续,这是天缘凑巧,也是人力使然。郑庆龙看着老人的笑脸,由衷地感到高兴,他觉得,若不是两位老人对于情谊的执著,重逢的夙愿恐怕只能成为遗憾的伤感。“能帮老人圆了心愿,我觉得和办好案件一样有自豪感和成就感。”郑庆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