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文/首席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章洁 如今的古荡农贸市场成了美观现代的智慧菜场。李忠 摄 肉在案上,菜在篮里,鱼虾活蹦乱跳,人群熙熙攘攘。城西的古荡农贸市场开始了一天的热闹与生气。 一上午,来自北京、长沙、郑州等地的四拨考察团陆续造访于此。他们不时挤在菜场三楼会议室里,向市场管理者取经问道,不时穿梭在菜场,拿着手机扫描鸡、鸭上捆绑的二维码,查询饲养地、检疫地等相关信息。 市场负责人金长脚不沾地,一直忙到下午一点半,才空下来扒了几口饭。他在朋友圈发文感慨:“一个小小的农贸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和同行们的眼球,有成就感,也备感压力。没有最好,只有做得更好。” 作为杭州最具盛名的网红菜场,古荡农贸市场至今已接待了8万人次的参观团队,他们中间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西装革履的政府官员、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他们追随着菜场30多年的发展轨迹,探寻韵味杭州最接地气的市井生活。 露天市场的三次转型 56岁的寿奎林气定神闲地坐在市场三楼的豆制品摊位前,穿着市场统一配发的绿色防水服,不时将面前的豆腐、面筋等各类豆制品归整好。 望着眼前晃过的一茬又一茬的参观者,寿奎林早已习以为常。“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曾经还有美国的记者采访过我呢。”作为市场里的元老,寿奎林见证了古荡农贸市场这些年的变化。 30多年前,正值壮年的寿奎林从老家诸暨来到杭州卖菜。那时候的古荡农贸市场还是个露天市场,就在西溪路人流交汇处,几十个菜贩子把菜往地上一摊,就做起了生意。 当时的古荡,还是成片的水塘,渔民们打鱼归来,回家途中随手在这里买把青菜、带块肉。就这样,路边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伴随了寿奎林七八年光景。 此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塘填平了,渔民上岸了,一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脏乱差的露天市场跟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格格不入。 寿奎林依稀记得1996年退路入市。“100多个经营户欢天喜地地搬进了室内,再也不用担心风吹日晒被人赶了。”可没多久,经营户们开心不起来了。市场的环境依旧脏乱差 ——光线黑漆漆的,剩菜烂叶子丢得到处都是,水产区的地上是一摊摊的污水。 李忠 摄 直到2003年,才有了彻底改观。 那一年,新任命的古荡农贸市场总经理金长走马上任。当时,杭州市在农贸市场推行“农改超”。办事精细的金长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马大嫂们对这种模式并不认可。“环境是好了,可老年人习惯了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改成超市,消费的乐趣也没有了。” 金长领风气之先,按照市场化运作、超市化管理的模式,开启了“农加超”的改革试点。购物环境上向超市看齐,商品摆放整齐、统一经营户着装、规范计量器具等,并吸引了本地的农副产品品牌入驻。摊位设置上,还是传统农贸市场的式样。 环境变好了,传统的购物方式不变,受到了马大嫂们的交口称赞,甚至连蒋村、翠苑等地的居民都慕名坐着公交车来买菜。 去年,古荡农贸市场又进行了第三次提升改造。“这一次,我们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人,让农贸市场真正成为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地方。” 古荡农贸市场一改传统菜市场“抬头是白墙,低头是黑砖”的装修风格,用上了明快饱满的色调,一楼水产区是透亮的蓝色,二楼蔬菜柜台是明亮的黄色,三楼的店招牌是正气的大红色。 脚踩的地砖,是肯德基同款防滑地砖,水产区用上了玻璃围栏,防止溅水。走廊上方,还有八块一米多高的时尚灯箱,将西湖山水、西溪风情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此外,还配齐了智慧支付、商品二维码溯源、食品安全检测等现代化系统。 从灰扑扑的露天市场,到标准化的室内菜场,再到如今扫码支付的智慧菜场,古荡农贸市场的形态因时代的变迁和顾客的需求更迭,而被不断重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