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升学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都市快报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这则重磅消息一经发布,在教师、家长群体中引起不小的讨论。 大中小学设立 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 每周不少于1课时 《意见》提到,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落实劳动教育需要依托课程,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在课程设置上,《意见》要求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大中小学设立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同时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 在劳动教育时间上,《意见》从两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是利用上课的时间进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除实习、实训外,专门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大学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二是在课外校外安排。中小学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大中小学每学年设劳动周(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也是在课外集中安排。 将劳动素养 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 重要参考 《意见》明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 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杭州一位校长说,《意见》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也有校长说,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资源,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特有的劳动教育模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杭州有部分学校已经做得比较深入,可以为劳动教育的系统化开展提供宝贵的样本。 采荷中学《劳动养成教育》课程 要求学生学会做四菜一汤 去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名单,365所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杭州有49所学校入选。 每年采荷中学新生的始业教育现场,都会有一场趣味比赛,内容就是系鞋带、叠衣服等生活技能的比拼。这也是采荷中学《劳动养成教育》课程的内容之一。采荷中学从2015年起,就制订了以劳动能力培养为主的1.0版劳动养成教育,如今已进阶到以私人定制个性化为主的3.0版劳动养成教育。 在这个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不少具体的要求,采荷中学校长孙寅介绍:“七年级是1.0版,需要学生会做一些基本的家务劳动,包括叠被子、做四菜一汤;八年级的同学会统一进行学农体验,以及要求他们能够把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养成教育中,比如制作肥皂,这是2.0版本;3.0版本就是把劳动养成教育进行创新,比如在疫情期间,同学们研究了如何正确居家消毒、如何安全取快递等。” 濮家小学 每年举办剥毛豆比赛、整理书包比赛 《意见》中提到,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小于1课时,一周一节劳动教育课如何操作?其实在这个特殊时期,已经有学校在线上操作了起来。 最近,濮家小学的网课课表中,每个班级至少都有一节劳动学习课,每节课上都会学习一个劳动内容。一二年级的孩子会在课上学洗红领巾、内衣,折叠衣服,整理书桌;三四年级则在劳动课上学习了如何晾衣服、用电饭煲烧饭;五六年级学习如何用洗衣机洗衣服,以及做水果拼盘、做面疙瘩汤等。 学校德育主任程小红介绍,这些内容,也就是学校平时的劳动教育,最近学校根据学段能力特点和居家生活需要,设置了这样的网上课程。 每年,学校还会举办剥毛豆比赛、系鞋带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翻被套比赛等,来检验孩子们的劳动学习成果。 教科所附小 花一个学期时间给学生搭建农场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一直很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还有一份7-12岁学生的实践清单。 校长陈滔说:“最近几年,不少学校都在做有关劳动的课程,但大多是以体验课程、活动为主,很少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我们学校从2017年开始,打造城市小学的劳动教育。城市校园面积都偏小,除绿化面积外,可供学生开展农事体验等土地面积少得可怜。我们从2018年开始在乔司租了一块场地,给一二年级每个班都分了半亩地,有5个教室那么大,孩子们会在自己班级的土地里进行2个月的播种活动。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班级里以假日小队的方式进行班级接力,对土地进行固定的除草、观察、记录,20分钟除草下来,孩子们就汗流浃背了,我们认为劳动就是要流汗,付出了才会有责任心。” 中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则是立足学校场地,陈校长说:“我们学校有个屋顶种植园地,和中段年级的孩子签约了小小农场主,由孩子们自己决定种什么。有意思的是,我们会花整整1个学期的时间来‘愚公移山’,就是由同学们来把屋顶农场所需的几吨泥土、2米长的木板等物料运到屋顶,再自主搭建农场,所以同学们对这片土地都很有感情,很懂得付出,这也就是劳动教育的核心。” 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程 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难点? 采荷中学校长孙寅说:“把原来的拓展性课程改为必修课程,学校首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适当增加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周课时,建立多元的劳动评价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教育机制。当然,也有一些困难。首先,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家庭、社会的实践阵地。第二,劳动意识、劳动品格等情感维度的目标的达成很难实现评价。第三,小学、中学、大学劳动教育存在一个衔接的问题,是否有重复或是遗漏。” 一位校长说:“这是一件好事,但的确需要各校好好动脑做才行。比如课程时间的问题,每周一节劳动课,40分钟显然无法满足一个班几十个孩子的劳动知识的获得和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教育不仅仅在课堂当中,也要有机利用学校各种碎片化的时间,以及学校各类德育活动相结合,化整为零地将课程内容分批落实。” 一位资深教育人表示,看了《意见》中的细则,感觉细化落实有一些困难。“劳动课程的课时要排入课表,但没有省市部门的政策,学校无法从现有课时中安排出时间。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氛围下,即使给了劳动教育固定的课时,会有怎样的效果还不得而知。目前的这份文件是较宏观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又会如何制定细化执行的政策,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