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奇 浙江医院ICU专科护士,1988年出生。 来的时候,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能够回去,到了离别前几天,看到期待的胜利曙光初现,感觉到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也突然很不舍得离开这里。 昨天下午大家拿出了几套防护服签名,据说要进博物馆,这是极有意义的一笔,意味着我们和伍连德、钟南山等抗疫大家的名字连在了一起,心中无比激动! 下午洗完澡后,和科室视频连线,感觉自己已经离开科室太久太久,该回去投身科室建设的洪流了,希望回去的时候没有生疏。 从1月25日到3月21日,整整57天,见证了我们的顽强与不屈,也见证了祖国的伟岸与担当。这次行动是我们职业生涯的一次巨大升华,是我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月琴 浙江省中医院ICU主管护师,1982年出生。 我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救援。在武汉这50多天的经历,值得我铭记一生。从大年初一到现在,有清零后的释然和激动,有放松后的疲惫。要走了,有些遗憾,很多不舍,所幸不辱使命。这些天来听过最多的话就是病人说“谢谢”,感谢浙江医疗队到武汉来;而我回的最多的话也是“谢谢”,谢谢病人能跟医护一起努力。 有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老伴有老年痴呆,还有脑梗导致的半边身子偏瘫,平时吃饭喂药都要靠老奶奶。这次两人同时感染新冠肺炎,住在不同病区。老奶奶挂念老伴,但老伴由于老年痴呆,接不了电话,于是老奶奶拜托我能否去看看老伴,我看望回来仔细跟老奶奶说了老伴的情况。老奶奶拉着我的手道感谢。在医院里最常见的是生离死别,而老奶奶和老伴的相濡以沫最是触动人心。 回杭州,第一件事就是抱一抱老公和儿子,再好好睡上一觉。 吕玲玲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呼吸科的护师,1991年出生。 在武汉的这五十多天里,医护都是把患者当做家人般关心,而患者对医护说的每一句话中,都带着“谢谢”俩字,最让我感动。 有一位患者出院的时候,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信上写下了所有他记得的医生和护士的名字。患者把信递给医护人员的时候,含着眼泪,一一道谢,这些诚挚的话语让我倍感温暖。 感谢每一个关心、关注我们的人,我们在前方抗疫,是你们在后方支持着我们,给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回到杭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脱下口罩,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拥抱每一位战友、伙伴、亲人,吃火锅、喝奶茶,尝遍所有美食,看尽所有美景。 刘婷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护士,1992年出生。 大年初一,告别从甘肃过来陪自己过年的爷爷奶奶,随浙江援鄂紧急医疗队奔赴武汉。在武汉市第四医院,负责18、19病区病人的护理工作。 要回杭州了,我还牵挂着一个患者。是个50多岁的阿姨,看得出,她是个生活很精致的人,纹着好看的眉毛,长得也很漂亮。每次我们为她擦完脸,她都会让我们帮她擦点润肤霜。这个阿姨来的时候很焦虑很紧张,觉得自己活不了了,每次看到我们就哭。后来她的病情确实也一度比较危险,但我们医护人员一直鼓励她,要坚强,这么年轻一定能康复出院。后来在我们的精心照顾下,她慢慢好起来,撤掉了呼吸机,在床上可以自己翻身,不气急了,氧饱和度指标也越来越好。 3月18日,这个阿姨转到了其他定点医院继续治疗,虽然没有亲自看到她康复出院,但坚信再过几天,一定能听到她康复出院的好消息。 回到杭州,结束隔离后,最想多陪爷爷奶奶几天,然后,尽快回到医院。我们医院在复评三甲医院,同事们都很忙,为她们分担一点是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