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 2月24日,浙江省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带来了好消息——在浙大一院收治的104例确诊患者中,重症和危重症占患者总人数的75%。目前治愈了71例,治愈率为64%,比例全国领先。 作为浙江省最早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单位,浙大一院之江院区一直承担着全省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尤其是在该院5号楼的重症监护室,一场场殊死搏斗在方寸之间不断进行。 近日,记者专访了该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方强,探寻高治愈率背后的“秘诀”。 “此次疫情,浙大一院收治的多数病人都是从全省各地转过来的危重症、重症病人。这些病人大多数年纪较大,且不少人都有基础疾病,例如肝移植的、需要做肾透析的、心功能不好、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发现恶性肿瘤的……病毒感染加重了他们的基础疾病,治疗难度非常大。”2月23日中午,刚刚在重症监护室忙了一上午的方强,跟记者讲述起自己在重症监护室坚守21天所经历的惊心动魄。 疫情暴发后,之江院区的重症监护室里,最多时住了35名危重症、重症患者。如今,还剩14名救治难度最大的患者,基本都是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这些人的病情瞬息万变,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每天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稳定病情。“这是一个各科高手组队打‘怪兽’的过程。在我们重症监护室里,除了ICU医生,还有呼吸、感染、人工肝、血透、呼吸治疗、心内、消化、肝移植、康复等多学科专家。” 随着治疗的深入,重症监护室的3个治疗原则形成。在方强看来,这也正是“浙江经验”在危重症病人治疗中的体现—— 首先,专家们要尽可能通过呼吸治疗、排痰、吸氧、体位引流、药物调整等,为患者进行精准治疗,避免气管插管。 “因为插管并不是治疗方式,只是为了能维系患者的生命。”方强解释,不插管,病人生存几率更大,且能避免机械性通气对身体的损伤。 其次,如果已经气管插管,那就尽量避免上ECMO。因为即便ECMO效果再好,也会对病人造成创伤,增加并发症的可能。 “前阵子有名患者带着呼吸机、插着管转运过来。到我们这里时,氧饱和度非常低,经过救治后,还是上不来。但我们遵循治疗原则,一边准备上ECMO,一边仍然坚持不懈地加强呼吸机送氧、提高氧浓度、进行俯卧位通气等。”方强说,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救治下,患者的氧饱和度慢慢升高,避免了使用ECMO。 第三,如果最终不得不用ECMO,那么医护人员将帮助患者全力争取脱机。“我记得有一位40多岁的患者转运过来时两肺全白,病灶多,为了维持氧饱和度,我们给他做了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后来病情出现恶化,医护人员紧急启用ECMO的同时,加以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在医护人员精心救治下,不到两星期,这位患者的病毒转阴,肺也张开了。如今他正在等待肺的慢慢修复,并顺利撤掉ECMO。” 方强的手机里存着一段重症监护室内最年轻患者做康复训练的视频。记者在视频里看到,这名患者的大腿根部和颈部都插着较粗的管,这两根管子都通向ECMO。他正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卖力蹬着“自行车”(腿部康复训练器)。“这是在进行腿部肌肉训练,能避免静脉血栓。这样,病人接下来安全撤掉ECMO,就能顺利回归普通病房。”方强说。 “虽然这套重症监护室的治疗原则整体治疗效果不错,但有些病人自身基础疾病太重,我们还需要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例如,此前有一位62岁患者因为病情严重,用了ECMO后,却出现了大出血,而且还是鲜红色的血。我们紧急做了造影和肠镜才发现,这位患者结肠内有一个直径8厘米的肿瘤,病人此前都不知道。专家首次挑战在患者用着ECMO的情况下,做了结肠手术。”方强感慨,在重症监护室,每一天都在打硬仗。虽然难关重重,但他们会拼尽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