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2020年上半程已走完,“炒股不如炒基金”似乎再一次被验证。上半年,整个基金市场一派火热,绝大多数公募基金收益为正,远远跑赢A股沪指表现。不过,在极佳的赚钱效应笼罩下,也有一些基金“悄悄地”宣布了清盘的“噩耗”。投资者们该如何避开清盘基金呢? 上半年基金赚钱效应极佳 昨日是2020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基金“中考”发榜的日子也随之而来。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年内有数据可查的373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3483只斩获正收益,占比高达93.15%;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20.63%,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8.95%。 有80只基金的业绩回报超过了50%。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居前的产品为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A,高达78.71%居于首位,排名第二的是广发医疗保健A,年内收益率为74.64%;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融通医疗保健行业A以70.04%的收益率居于首位,排名第二的是中欧医疗健康A,年内收益率为65.44%。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基金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截至6月29日,在公募基金年内收益率排名中,股票型基金前50只中,有43只为医药基金,排名前20只中,有18只为医药类基金。同时,不区分产品类别排名中,前100只产品有63只为医药基金。显然,今年上半年医药基金将成为最大赢家。 50余只基金上半年遭遇清盘 一方面,基金市场一片红火,赚钱效应持续凸显;但另一方面,有小部分基金却面临清盘的“窘境”。 近日,又有基金宣布拟对基金清盘方案进行表决。长江优享货币基金对外发布关于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拟审议终止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这也是今年以来首只拟清盘的货币基金。 从整个公募基金市场上看,同样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今年以来清盘的基金达53只。其中有债券型基金25只,混合型基金13只,股票型基金12只,QDII基金2只,另类投资基金1只。 相比于大多数基金规模与赚钱效应双增的现状而言,上述50余只清盘基金难免尴尬。为何会出现清盘呢? 根据各家基金发布的公告来看,清盘多为顺势调整。大部分的清盘是属于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主动清盘基金和触发清盘条件,其中不少是基金公司主动选择淘汰的“迷你基”和“僵尸基”。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股市震荡攀升,在一季度的赚钱效应下,不少偏股基金持股市值攀升,吸引资金净申购。一些基金公司对部分产品进行清盘处理,可以让基金经理聚焦精力,是一种顺势调整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