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益乐村往事
2020-11-24 09:54:27杭州网


益乐村新貌

夏天去河里扎猛子,摸鱼摸虾。摸到虾,直接吃,很好吃。水也很干净,渴了就直接喝

我是1964年9月出生,土生土长的益乐村人。那时候益乐村里400多户人家,几乎户户有塘又有田,真正是鱼米之乡,草鱼、鲢鱼、鳊鱼,还有虾应有尽有。

那时有很多河,益乐河、毛家桥河,现在还有,但是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变小了。我小时候天天在河里玩,夏天去河里扎猛子,摸鱼摸虾。摸到虾,直接吃,很好吃。水也很干净,我们渴了就直接喝。

村里还种竹笋,光我们生产小组每天就能挖几千斤。这些笋被统一收购,拿去供应杭州市场。还有柿子。扁柿子最多,一天采摘量也有几千斤。秋天时节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柿子。好的火柿子味很甜。油柿也有好几种,我们生产小组有三棵很大的油柿子树,把薄薄的一层皮剥掉,比香蕉还好吃。

菱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剥来吃的红菱,一种是煮着吃的老菱。老菱生吃也行,但一般煮熟吃。都比现在的菱好,个头大,不扎手。每天能采摘几百斤菱。但当时吃不起,每家每户一年只买个几次,吃个三五回。

买了集体的鱼虾、稻谷、老菱,竹笋、柿子虽然不直接付钱,但到年底都要抵工分的。

我上面有四个姐姐,我最小,吃饭的人多,劳动力不够,每年工分抵物后都是倒挂。不过,这里物产丰富,多多少少可以尝个鲜,比如螺蛳和河蚌,都吃的不要吃了。蔬菜类的冬瓜丝瓜马铃薯包心菜花菜,随处都有肥沃的土地可以种。番薯,每家每户每年都几百斤,变着花样吃,番薯烧泡饭、番薯饼、炒着吃。

以前风气真好,大家都遵守:河里的虾是野生的可以摸,塘里的虾不好弄的,因为后者是集体养的。但河里和塘里就隔了个坎子,又没人看守,全靠自觉。

当时益乐村还完全是农村,去西湖边转一圈就不得了。到西湖电影院看一本电影,回来好讲半天嘞

益乐村的名字怎么来的?好像一直这么叫。听老人们说解放以后,益乐村最早属于余杭县中泰乡,有12个自然组。后来归古荡公社,变为9个自然组。之后改叫古荡乡,又变成古荡街道。

老的益乐村有多大?有近3000亩土地,现在文三路以北全是。西边到丰潭路,以莲花港河为界,北边以余杭塘河为界,东以冯家河为界。还有30多亩飞地,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因为搞人民公社大食堂那会儿,大家都不想多种田了,那两块地没人要,就给了益乐村。我这是听村里老人说的。

当时益乐村还完全是农村,去西湖边转一圈就不得了了。我有个亲戚住在中山路,姐姐每年带我去一趟。公交不发达,坐一趟车,下来走一段,再坐上第二辆车。到了中山路才有电车,我们叫它“辫子车”。

要是到西湖电影院看一本电影,回来好讲半天嘞。

我在村里读的小学,益乐小学,六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

初中没地方读,还是在益乐小学里,请了老师来教我们。读了一年多,刚好十三中搬到教工路,我们就去十三中。很多人只读了一半,家里农活多就不读了,读到高中的人很少,我是其中一个。

十三中搬过来后,我们是第一批学生,进去就读初三。还有一些高一、高二学生,是从文二路迁过来的。十三中的操场、球场都是我们参与整理出来的。

最开始我不太愿意去那里上学,路太远了,每天要走50分钟。这个“走”,不是现在柏油马路的那个“走”。十三中在教工路,也不是现在文二路笔笔直过去的。我们要往宋江村走,走到文一路,再转过去,看看这么点路,走走要50分钟。一路上都是池塘,下大雨泥泞滑脚走都走不过去。

我们当初有点自卑感,城里人也看不起我们。比如雨后天晴了,他们穿鞋子,我们还是要穿套鞋。因为一路上都是泥,一双鞋子穿到学校,洗一下、擦一下,再穿。上午雨蒙蒙,穿了套鞋去,下午出太阳了,还穿着套鞋,你说难不难受,难不难为情?

后来我骑自行车。冬天早上,路是冻牢的。回来的时候,冻土都化了,整个推都推不动,因为泥发黏了。

说说是杭州的,但心里还是乡下人的感觉。

当时物华小区的房价只要900多元一平方米,还没人要。老杭州人说,你们那儿是杭州的西伯利亚

城西真正开发是1999年以后。

高中毕业,我在生产队里做了一段时间,然后去灵隐的香料厂,做临时工。1983年,古荡乡办了一家乡镇企业,叫华西旅馆,在老杭大对面,这在当时是比较有创意的改革。为什么叫华西?因为有个华西村全国很有名啊。招工就是考试,我们整个乡一起统考,我考了前六名。

我学厨师,从头学起,蛮喜欢的。学了三年,考出了三级厨师,1989年考出了二级厨师。考二级的时候,冷菜我做了一只老鹰,下面是海水,用琼脂菠菜汁做的,再用绿蔬做成波浪,糖核桃做成礁石,礁石上方有一只展翅的老鹰,头用香菇,身子用火腿、蛋白、蛋黄、鸡、鸭脯肉等拼起来,最后得了86分。

当时我有开饭店的想法,但是后来让我去做管理了。如果我开饭店,我估计也会成功。因为我蛮努力的,一件事一定要尽力做到完美的程度。

1987年,我当了华西旅馆的副经理,后来当经理。到1990年6月,街道把我调到生产电器的一家乡镇企业,当二把手。

我主要是去做企业质量认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像生产许可证、出口产品许可证、全面质量管理等等,一年之内全部完成,评上了市级先进企业。后来,区团委在华北饭店开会让我做经验交流,我说我那一年只休了三天,很多个晚上10点了还在整理材料,主要是认真做吧。

那年我26岁,当时乡镇企业都这样,大家都年轻。

1999年,城西开始开发了。当时文一路骆家庄还属于余杭,我们益乐村是交界处,有点像隔离带,马路建到古翠路就不造了。我们后面物华小区的房价只要900多元一平方米,还没人要。老杭州人说,你们那儿是杭州的西伯利亚。

村务公开是要紧的,但说明更要紧,每一个环节都一定要说清楚

那几年,益乐村也有发展,当时都是村办企业。90年代初,益乐村土地被征用,也开始建造一些厂房、市场出租,但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也比较松散,有些厂房、市场租出去了,钱也不一定全部收得回来,老百姓意见较大。

街道派人进驻村里,征求村民意见。有几个老干部、老党员推荐了我。我在企业里干了这么多年,而且我爸是村里从前的老书记,为人很好,他们就想到了我。

街道决定:我和一名姓张的同志回益乐村工作,1999年8月12日报到。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终生难忘。

8月12日,街道陈副书记来厂里接我,再接了张同志。快到村的时候,电话打来,说有很多人在村里,你们今天不要来。陈书记说,为什么不要来?正因为你们这样,我给你们送干部来。

我们是下午2点多到的,到了一看,真的有很多村民在提意见,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也不太好。看到这个情况,陈副书记说:你们有想法有意见,可以说,今天我来,也是给你们送干部来。你们可不可以派5名代表,进来谈?

就在现在这个办公室谈的,当初这里是堆放杂物的。说不上三句话,有人就把烟灰缸敲破了。我说,有什么话大家谈,动手不行。

我们就耐心解释,听村民反映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诉求。从下午2点一直待到晚上将近11点。我本来以为,报个到就可以回去的。

我想本来在街道企业里做得平稳,要是到这个麻烦地工作,不是自讨苦吃吗?怎么办?只能做吧。从那天开始,我抽空和企业交接好,就直接到益乐村上班,担任党总支委员兼合作社副主任,分管组织、纪检、宣传、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工作。

还好我有一定的管理经验。首先村务公开,一条一条,包括经营费用全部公开。村民提问题比较直接,提的条数也较多,像有些市场应收款收不回来,企业租房子钱没付清,村办企业聘请能人进来,投资下去都没有了……还包括村干部的报酬、开支,征用土地的补偿等等。其中一部分问题确实存在,一部分也是猜测。

大家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我觉得很累。有些事情,我通过了解调查,就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有个别人还是将信将疑。有一次,他们到我办公室聊,其中一人问: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多少?我说工资不多的,他们就说你们就是不敢公开。

我说,我刚来,还不了解。让我了解后给你答复。开会时,我就问大家,你们收入到底多少呢?为什么不公开?老的村干部苦着脸说,我们收入都是街道定的,也不可能多拿一分钱。

我说,我的意见是公开收入。村干部说,那就公开吧。

过了几天,他们又来了。我问上次提问的那人,你很关心干部的收入问题,今天正好,你怎么不去看看呢?他说,看什么?我说,收入已经公开了啊。他说,哪里公开了?我说,我带你去看。

他看了,又想说什么。我马上说,你放心,我都查过了,就是这个数字,街道都有批文的。我对这个公开负责,我签过字的。

从此以后,没人再谈起这个事情。所以,公开有多要紧!现在这个公开制度在益乐村也一直保留下来。

几年后有一次开会,有人说,沈书记,我们对你们这届村干部都很满意,就是有一笔账,用到哪里去了不太清楚。我说什么账。他说有一笔折旧费数目较大,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

我说,你这个人常外面跑,见过世面的,怎么也不懂,折旧费是政府同意在税前给你提取的,用作发展再生产的费用,不是我们用掉了,钱还在那边,无非是账上可以摊入成本抵扣税收的,这个是好事情啊。

后来每次领导来益乐村调研,我都跟他们说,村务公开是要紧的,但说明更要紧,每一个环节都一定要说清楚,要通过干部、党员、代表会等形式宣传。比如折旧费,如果村干部自己都不懂,怎么去说服老百姓,给他们解释?村务公开,就是一定要说清楚,不怕他们找上门来问你,就怕他们不问又在说,又说不清楚,到时候就变成谣言了。

当初杭州市的动漫数字娱乐产业就两家,一个是滨江的中南动漫,一个就是我们的数字娱乐产业园。益乐村再也不是大农村了

2000年村委会换届,按照要求,要海选村干部、村民委员会。我对选举工作懂一点,专门学习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法》,一开始的选举组织工作是我在做。

先是全民推荐,按照得票多少慢慢集中,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推荐我当主任、副主任的都有。我成了正式候选人后,就退出了选举工作,不能再去组织了。

接下来是竞职演说,候选人在上面说完,下面什么问题都能提问。我们在老电大开全体村民大会,一个个轮过来说,你如果当选了,会怎么做。我说,如果我当选了村委会副主任,一个是要把经济搞上去,把经济关系理顺,因为我管过企业,现在村里有些地方确实是缺乏规范,要理顺。

他们又问,如果选不上怎么办。我就照直说,我是党员,选不上我服从组织安排。

村民们还是比较认可我的,这样我当选了村委会副主任,分管经济工作。由于以前的经济工作管理不够规范,租赁关系也不够清晰,我把物业召集起来,给他们提要求,特别是建立规则意识,要规范签订合同。经过一个多月,基本上理顺。

其中有幢自建楼,是根据当时的政策鼓励人才来我们村发展经济,奖励给有特别贡献的人才住的。但由于资料不健全,对于入住人员情况不是很清楚,村民有意见。我们就上门联系,逐户清理,对不达政策的住户一律在缴清费用后重新签订续租合同或清退,确保了集体利益。

到2001年2月,街道书记跟我说,要我担任村里的书记。我说,我有压力。书记说,趁着春节,你好好去把这个事情想一想,你要全力以赴去做好工作。

3月20日,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然后依法依规处理村里各项事务,特别是经济发展和村民关心的热点,用了一年多时间,逐一理顺了关系。

2004年,益乐工业园区内最大的企业UT斯达康要搬去滨江。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想把益乐工业园做成一个数字娱乐产业园,就和区科技局一起想办法,给区里的高书记写了信,高书记又向市领导汇报。市领导批示:很好,这是朝阳产业。

当初杭州市的动漫数字娱乐产业就两家,一个是滨江的中南动漫,一个就是我们的数字娱乐产业园。2005年,杭州市首届动漫节召开,我们是分会场,搞得蛮隆重。

利用这个平台,园区引进了不少企业,整个村都带活了。

2006年,我们园区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这是全国第一家。同一年,我们又有新的发展机遇,利用新时代市场拆迁和原电信大楼规划用地调整,盘活了两块地,同时开工建造两幢大楼,到2008年底全部完工。2014年我们又建造了新的楼宇:益展大厦。入住的企业,像婚礼纪和兑吧科技都是西湖区排名靠前的独角兽企业。

这几幢楼宇,今天人们走过路过,都会抬起头看看。益乐村再也不是以前的大农村了!

我们的年收入是1.47个亿,谁能想到,以前益乐村是杭州的西伯利亚,现在却变成金凤凰了呢

2002年撤村建居后,益乐村变成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当时,我们全体居民有1900多人,其中撤村建居时农业户口的人有731人。

村民的小日子很不错。撤村建居时,把符合条件的500多个股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险都买好;后来根据政策,花了580万为超年龄段老年居民全部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

村里南北两个小区456户人家,每户人家单独一幢房,都变成城中村了。2015年,我们按照区街的要求进行了全方位整治,房前屋后所有道路开挖整理,房屋屋顶、外立面粉刷一新,水电煤等市政设施全部接进村民家里。

当初有个别村民不太认可,但整治好以后,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蛮强烈的,益乐村的房子在租房市场也非常俏。

为了做好长效管理,我们引进了专业的物业公司,并有一套自己的村规民约,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要处罚。怎么罚呢?我们出动无人机,管天管地,管房前屋后、各个立面,对违反公约的我们要拍照取证扣款,每家每户屋顶编号,赖也赖不掉。一段时间后,村民们就习惯了,大家一视同仁。

这些主意都是哪来的?想出来的嘛。因为对老百姓,做事情要公平、公正,也要有方法。如果处罚,也要让人心服口服。

在股份制方面,一开始,村民对股份制改革有些无所谓,后来利益多了,纠纷也多了,2004年和2009年两次进行规范完善。比如老人过世,老人个人股要分红,有三兄弟要分,这个财产怎么继承?我们说,按继承法你们三兄弟每人继承三分之一,分红时三人最多相差一分钱。

股份制完善,我们有一套流程:先宣布方案,反复征求意见,再提出改进方案,再征求意见,完善方案,到后面一致通过。

分红是过年时分。2001年时我们年终分红400多万,去年分红是7000万。全村9个组,全部打在银行卡里,一个多小时就分好了,大家都没意见。

分红要有程序的,年终先结算,审计,而后分别召开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党员和股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以后才可以。这个一定要讲程序。既然叫股民代表表决这事,如果事先把钱分掉了,到时候有人说我有不同意见,你怎么办?所以,没有开过股民代表大会并表决通过,不能分红。

我刚来时,益乐村是900多万元的年收入,到2019年,我们的年收入是1.47个亿,这些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谁能想到,以前益乐村是杭州的西伯利亚,现在却变成金凤凰了呢!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口述 沈新华 整理 戴维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可怕!杭州很多人有这个习惯   小偷轻松
阔别16年 中央芭蕾舞团将携两部作品再度
杭州规模最大蓝领公寓项目对外招租,200
冷冷冷!连阴雨来了,气温还要创新低!
如何助力特需儿童心理抗疫!这场论坛分享宝
杭州市11•25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点
家长孩子一起做这项运动正是好时候!
贴上就能信号满格?
散布“咸阳市政府西迁”谣言 行为人已被行
高三学生弑母 同学家长:对学习要求很严格

杭州影像


生态南湖 候鸟天堂...

宪法在我身边 书画...

杭州奋力书写美丽中...

在杭州念书的女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