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5年时间,杭州先后完成了44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改造会“喝水”的老旧小区近百个,并将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河湖治理、基础设施、景观融合建设,以及与绿色屋顶、公园水系等融合推进。 这些为数不少的海绵项目,“隐藏”在哪里?有哪些特色?我们走近这些“小海绵”,看海绵城市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如何拓展城市建设内涵,因地制宜筑牢“绿色根基”,让协调发展在杭州遍地开花。 萧山: 把“海绵”送进亚运村 走进萧山,无论是公园绿地,还是小区道路,随处可见海绵城市的身影。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亚运村媒体村,海绵技术同样运用其中。“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亚运板块的海绵城市建设能体现生态亚运的建设理念,也能更好向外展示萧山形象。”萧山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亚运村项目从渗、滞、蓄,到净、用、排,运用六大技术体系,将在园区打造完整的“海绵城市”,通过引入彩色透水铺装、下凹绿地、绿色屋面、雨水蓄水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通过自然的力量,建立良性的雨水循环生态系统。 目前,亚运村媒体村住宅区已获评2020年海绵城市省级典型案例,作为省级示范项目,在不久的未来将以绿色、生态、健康的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 此外,为了更好地增进“海绵城市”的作用,萧山区还在园区广场、河道水系中融入海绵理念,同时,鼓励住宅小区因地制宜采取卵石沟、雨水调蓄、低势绿地等低影响开发形式,进行海绵城市开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