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古镇东湖西湖的“死水”变“活水” 八月的梅城之夜,西湖边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星光璀璨下,虫鸣蛙叫中,居民们在漫步中感受这座千年古府的静谧与惬意。 天下西湖三十六,梅城西湖属其一,这个与杭州西湖同名的湖泊,却曾因水藻遍布,垃圾横流而广受当地居民诟病。 “梅城西湖历经千年,和东湖同为当地名湖,两湖均10多亩大小,曾由玉带河相连。它们的水质变差,主要还是从1968年富春江水库蓄水开始的。”梅城镇相关负责人说。 新安江水位抬高后,新建的堤防隔绝了城内外水系的连通。加之原本先流经梅城的乌龙山水直接改道流入新安江,让东湖和西湖更鲜有活水来,城内仅靠东、西两湖泵站排除涝水,导致玉带河和沿途湖泊逐渐淤塞、萎缩直至填埋,东湖、西湖从此隔岸对望,成为两湖死水。 如何把死水盘活? 2019年,总投资4.4亿元的梅城古镇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项目以“两湖一带”为核心,恢复玉带河,提升东、西湖排涝泵站,解决了古镇的内涝问题;同时,引清澈的新安江水入城,从东湖进,经玉带河,汇入西湖,再重新流入新安江,盘活“死水”变“活水”,改善水环境。 “重新疏通的玉带河,全长约2.2公里,目前已经进入冲刺建设阶段,预计今年10月,消失半世纪之久的玉带河就将重新展现在大家面前。”梅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届时,玉带河沿途小桥流水、游船徜徉、临水楼阁、曲径通幽,“两湖一带”将再现“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 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到污水零直排四年行动计划 建德“治水”并非一蹴而就,过去6年间,建德“治水”年年有重点,处处有创新。 “2014年到2016年,我们的‘治水’重心放在清‘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建德分局副局长王金郎说。 2015年8月,就实现了全市205条乡镇级以上河道全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同时进行的还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至2015年底,建德市共建成880座农村污水处理终端,实现2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 2017年,大家把精力放在大规模剿灭河道劣Ⅴ类水的时候,建德市早已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小微水体的整治上。仅用半年,就将全部的1403个村中池塘、1743条沟渠提升到了Ⅲ类水标准以上,再度领跑。 2018年开始,建德市将治水重点放到了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美丽河湖’上。 但创“污水零直排区”谈何容易?镇街污水排放要统筹、生活小区需截污纳管、工业园区污水排放要实现“明管化”“智能化”,于是制订了一个2018-2021的四年计划:去年1年,建德就完成了1个工业园区、8个镇街、20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预计到明年,将完成全部16个镇街的“污水零直排”。 建德“治水”,创新无处不在。去年,建德在全市开发运用了手机App“农污管控系统”“运维巡检”小程序,市、镇、村三级工作人员以及市民均可在手机上实现不同权限的操作,实时查看、反馈农村生活污水终端处理情况。 在三都镇,一套创新的二维码井盖信息化系统为集镇270个窨井、134个排口盖按上了二维码“身份证”,人们轻扫二维码,就能查看窨井平面图、归属、基础参数、流向等信息,运维人员可就此上传照片、文字等巡检信息,市民也能就窨井破损、水患等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