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前天,杭州火柴厂厂长胡午寅爆料说,他刚刚收到一件礼物——一只竹篮,瞬时勾起了许多记忆。 “这就是正宗的杭州篮啊,我读中学时,每天要挎着两只篮子,到离家300多米的护城河洗菜洗碗……”胡厂长说,几十年前,杭州篮和西湖龙井、都锦生丝绸一样,是杭州特产之一,现在纯手工编的杭州篮,已经非常少见了。 胡厂长的竹篮是仇奶奶送的,两家是亲戚,仇奶奶住龙坞镇外桐坞村。 前天,我慕名来到外桐坞,赶巧仇奶奶又砍了新竹,受亲朋儿女托请,她要再多编几只,小儿子家的春茶要开采了,正好也能用到。 仇奶奶叫仇建英,眯眯眼,笑容可掬。竹子是前一天她上山砍的,去掉枝叶,从中劈开,一根变两根,两根变4根……一根竹子劈到后来,成了细细长长、宽不过2毫米厚1毫米的竹篾,就能编了。 仇奶奶先用竹篾搭成六边形篮底,然后往上层层叠加。为了篮子结实,竹篾间要尽可能紧密,收紧全靠手上力气,仇奶奶的双手从手指到掌心,一层厚厚老茧。 “编竹篮最伤手,初学的人没有不受伤的,老师傅不注意也会割到手,扎到刺。”仇奶奶说。 仇奶奶今年70岁,编竹篮编了50年。她说早些年粮食不够吃,村里竹子多,又靠近杭州城,差不多家家户户都编竹篮,送到城里卖。 “三四十年前,一只篮子能卖到8毛、一块钱。”仇奶奶小儿子李世良在一旁说,他10多岁跟村里的大孩子,骑自行车到离家20公里的红太阳广场(现在的武林广场)和卖鱼桥一带卖竹篮。 “那时候人还没车高,自行车横梁骑不上去,一只脚从车架掏过去踩。早上4点多出门,风吹过来,车子两边摆。到城里摆摊,一条街都是卖篮子的,谁的品相好就卖得快,运气不好一整天还卖不完,又累又饿,卖不完只好带回家……” 上世纪80年代,茶田包产到户,茶叶成了村里人家的经济支柱,编竹篮又苦又累又不赚钱,做的人家就少多了。 仇奶奶现在也只是偶尔编编,别人请仇奶奶帮忙编个篮子,她摆摆手,得空了再说。人家堆着笑,说给奶奶添麻烦了,您得空做的时候顺带多做一只吧。“请不动她的,编杭州篮她要看心情。”小儿子李世良笑着说。 春节到现在,仇奶奶几乎没出过村,不走亲戚,不聚餐,也不打牌。大儿子在城里开饭店,往年春节工人回家,她就去帮忙,洗菜配菜。今年受疫情影响饭店没开,仇奶奶一下子闲了下来,用她自己的话“忙了一辈子,闲不住,不干活浑身不得劲”。这才开始又编起杭州篮,过去亲朋好友托请的,一并编好寄过去,听别人夸她编得好看,奶奶心里很受用。 听李世良说,现在村里会编竹篮的,估摸不超过20个,仇奶奶几乎算是最年轻的了。 “这活又累又苦,年轻人谁愿意做呀,我也不耐烦做。”仇奶奶说。编竹篮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编一整天就坐一整天,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从一根竹子到一只篮子,要花一天,从经济效益看,肯定不值。 编了50年杭州篮的仇奶奶,并不支持年轻人学这个,“年轻人干点啥不好,要来学这个?”再说,也没有一个小年轻会来学。 前天胡厂长收到竹篮后也很感慨,他说杭州篮和他的火柴一样,从社会功能上讲,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可能最终会进入博物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