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最初对“私房菜”的认知,大多来自对谭家菜、厉家菜、梅家菜、孔府菜、段家菜等的描写,觉得所谓私房菜就应该是那种开在隐秘之处的特高级的吃饭地儿,每天限量供应,须得提前N天预订,一水儿外面吃不着的菜式,而且这个菜、那个菜,还都是能讲出故事来的。
直到今年夏天开始,因为连续做咖啡馆、茶馆的选题,满城里乱转,忽然发现杭州有很多家私房菜,其实很接地气,颠覆了我对私房菜固有的印象。于是东吃一家、西吃一家,今天决定做个小结,正好有十家。
这一轮私房菜吃下来,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在杭州,要开一家私房菜,别管店里是什么风格,点菜小黑板一定、一定、一定不能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关于饭店的菜单,也有很多话可以说。早年间,一些名店的菜单都是业界同行们觊觎的目标,服务员们严防死守都留不住,店里的菜单时不时会丢。我听过最过分的故事是,城中某名厨去上海苏浙汇吃饭,大堂经理一看到他,连忙跟服务员说:“快,那个胖子来了,盯牢菜单!”而被他称为“胖子”的名厨得意地跟我说:“哼,他们的菜单我老早就有了!”
那个时候的菜单,制作精美,很厚的一本,上面不但有菜肴的高清照片,还有配料什么的简单描述,有经验的厨师一看就能摸清菜式。如今只有高级餐厅还在用那么高成本的菜单,中档的餐厅也有菜单,不过可能已经很旧了,拿在手里并没有什么美感,很多店更是直接扫码点菜。
所以点菜小黑板就成为一个新潮流,它的好处首先是可以随时更换,不花钱的那种,黑板擦一擦,菜就变了。还有一样,小黑板一般都醒目地挂在墙上,旁边就是食材陈列区,想吃什么一目了然。要是有不明白的,一脸和气的老板晃过来了,他对自家的菜心里门清,客人问什么就答什么,私房菜的亲和力就表现在这里了——这也是杭州私房菜的一大特点。
杭州的私房菜之亲和,还表现在它们的无处不在,也许是老城区的一座老房子楼上,也许是大商场的一个小铺面,也许是小区停车场对面。于是我想,也许私房菜只是一个名字罢了,跟家常菜一样的名字,不一定非得多隐秘,非得多端着。
这么一想,对私房菜开分店也能理解了。甚至,当那些看上去完全不讲究的菜端到我面前,糊里糊涂的一大碗,我都能原谅了,毕竟私房菜也可以理解为“我自己家的菜”,那么我家吃得就是这么随意,你想介个套(杭州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