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或与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期一致
如果说良渚古城遗址是一座比故宫大十倍的宫殿,那么作为古城外城一部分的茅山遗址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落。
2009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余杭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对茅山遗址开始正式发掘。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丁品已在那里守了近2年。
踏上茅山遗址,丁品说,你脚下的土地,印证着距今约5000年的耕种形态,也就是5000年前这里的农家生活;
再登上茅山附近一个高一些的土坡,往遗址方向望去,即使没去过农田,也能凭常识区分哪里是农田,哪里是水渠,似乎就在昨天;
丁品又跟我讲了他们新发现的水稻田、牛脚印,听着听着,似乎有些穿越了。
水稻田
2009年9月,在茅山遗址首次发现大面积的水稻田遗址。
这处良渚文化晚期水稻田遗址位于茅山坡下,面积约80亩,河沟、田埂、灌 溉水渠等遗迹很清晰。很难想象,在4500多年前,水稻种植规模会这样壮观。
最近,丁品和他的同事在发掘中,又发现了一处水稻田遗址。
发现这块水稻田的土层,比上次水稻田的土层约低60厘米,估计属于良渚文化中期(距今约4800-5000年)。
这片水稻田,也分成一个个小块,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大小不一,整个耕种面积也没有上次的大。
水稻田里也没有发现专业的灌溉水渠,不过在田块与田块之间,已经看得出浅浅的田埂和水沟的痕迹。
田块中间还有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古河道;稻田间还有两口深约2米的水井,其中一口水井的直径有40厘米。
我想,如果上次发现的是孙子种的水稻田,那最近发现的应该就是爷爷的爷爷种的了。
从良渚文化中期到晚期这几百年,我们的祖先一点也没闲着,种水稻技术一点点进步:中期的地块还是形状大小不一,晚期已经阡陌分明;中期还只能靠田里的河和井来灌溉,后来就有了专业的灌溉水渠。
离这片新发现的水稻田不远,就是去年底在茅山遗址古河道里发现的独木舟,样子类似于现在的皮划艇。或许当年的人们,就是划着这样的小船,往返于水稻田和家,就像现在开车上下班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