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常去西湖的你可能没注意过这幢小而精的别墅 它的设计者在34年前提出过“西湖西进”构想
上图:龚玉和在别墅前(上世纪50年代)
右图:龚玉和与父亲(2009年)
凡来杭州的游人,必到西湖,而西湖所拥有的是自然与人文相辅相成、灵动与静谧兼容并蓄、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和合之美。
且不提潾潾的碧波、环湖的绿道、连绵的群山、似锦的繁花,也不看游人惬意地泛舟湖上、鱼儿在水草间轻盈游弋、野鸟于林间群集吟唱、蜻蜓在荷塘里或飞或止,单是西湖边那不可胜数的老建筑,便有品不尽的雅趣。
关于西湖边的老建筑,北山路一线最有看头。这些老宅,随意走进一幢看看,都像翻开了一本故事书,有料,而且回味无穷。
北山路97号别墅就是这样一幢老建筑,你可能没注意过它,但它的故事,和你心心念念的西湖密切相关。
杭州
文物故事
杭州文物故事持续讲述中
10月30日前,愿意讲述杭州文物故事的市民可以向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或邮箱369786900@qq.com投稿,精彩的文物故事可能会为你赢得最高万元的奖金。300个文保单位(点)名单、具体投稿要求、奖项设置等活动细节,可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
故事
我的父亲和北山路97号 讲述人:龚玉和
我的父亲名叫龚文千,1918年出生在当时的江苏太仓县浮桥镇三家市。
16岁时,父亲来到杭州读书,就读于当时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初到杭州,父亲借住在艺专图案系主任雷奎元教授家中,就是现在灵隐路10号的位置。后来,父亲见林风眠、吴大羽等师长都住在附近,便萌生了在那一带建屋的念头。
抗战胜利后,1946年,父亲复员到当时的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公司,后与母亲李佩芸随公司来杭。当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升伯,也就是我的外公来杭巡视,看到西湖边的环境,顿生移居杭州的想法。于是,外公让父亲在工作之余,在西湖边建造一座小楼,以便日后能在杭州颐养天年。
当时,父亲正忙于纺机厂的工作,只是绘制了房屋图纸,无暇顾及建造之事。恰好,父亲在艺专的同学袁力丁从富阳新登来杭,父亲便请袁先生协助建屋,负责房屋营造和建材购买。袁家是当时的富阳乡绅,在新登拥有田地和山林,袁先生便提出,造房子的木料不用买了,就从他家的山上砍伐,沿钱塘江运至杭州便可。这才有了岳坟街93号,也就是如今北山路97号的别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换发新的房地产权证。袁先生与父亲商量决定,将房屋产权改为“合造”。上世纪50年代,袁先生因家庭成分被划为地主,按当时政策,属于他的别墅房屋产权由国家收回。因此,别墅后来的房屋产权一半为国有,一半为父亲私有。
房屋建成后的60多年里,父亲一直住在北山路97号别墅。父亲曾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建筑设计师,1986年,已经68岁的父亲终于退休。可他并没有歇着,又去一家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工作到了78岁,直到无法看清图纸了,才不得不放下工作。
2010年,父亲过世了。
(以上故事有删节,登录杭+新闻客户端可查看原文,报道图片由讲述人提供。)
寻踪
别墅主人的西湖梦终于圆了
北山路杨公堤交叉口附近,记者一眼认出了绿树丛中那幢精致的别墅。别墅并不算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整体风貌保存玩好,颇具年代感。大坡顶、砖墙、内凹门窗、依山势设计的不规则几何外立面,都显示出设计者独到的匠心。以暗红色墙基、白色墙体、绿色门窗在西湖边风姿绰约了半个多世纪,2005年7月,这幢别墅被杭州市定为历史建筑。
龚玉和是龚文千先生的独子,笔名庐上雁,1949年出生于杭州,目前在下城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龚玉和说,北山路97号别墅应该是他父亲最早的杰作,由此,深有体会的父亲晚年还撰写了一篇论文,就西湖建筑造型、杨公堤复建、扩大湖面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明确反对在西湖边建造不伦不类的新建筑,倡议保护老建筑。这篇论文就是1983年发表的《西湖建筑造型、区域划分、扩大湖面等问题的探讨》。“父亲当时提出的想法,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对此,龚玉和为父亲感到骄傲。
杭州市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表示,龚文千先生1983年便在论文中提出了“西湖西进”等构想,他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一辈建筑设计师。
也就在上世纪80年代,原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吴子刚撰写了《西湖向湖西拓展议》,提出了“西湖西进”课题。本世纪初,随着假日旅游的兴旺,“西湖西进”再一次被提起,并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民也积极参与讨论。2002年11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实施,“西湖西进”被列为工程重要内容之一;11月22日,“西湖西进”规划方案公展,3天时间里,前去参观的杭城百姓络绎不绝;12月1日,“西湖西进”工程正式启动。
如今,杨公堤不仅成为连接西湖南北线的交通要道,更是市民、游客骑行、散步的优选之地,湖西区域也早已旧貌换新颜,成为游览、休闲的胜地。
北山路97号别墅陪着第一任主人见证了西湖的时代变迁,故主已逝,它仍扎根在西湖山水之间,守望着故主已经圆满的西湖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