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朱家豪 文/摄 前天,周大伯打进快报85100000热线:我90多岁,老太婆86岁,她在住院,我想看她打不到出租车啊,孩子都在上班,老伴怎么办…… 昨天我来到朝晖四区,找到周大伯家。 大伯佝偻着背,走路颤颤巍巍,左眼已经看不见东西。“我04年因为脑血栓,眼睛充血,后来就失明了。”周大伯说。随后拿出一张A4纸大小的“杭州常用便民电话一览表”上面几十个银行、交通、医疗服务电话,这是两个月前大伯在信箱发现的。 老伴在市一住院,周大伯拨打了上面的95128叫出租车(全国出租车约车平台)。 通了,接线员说“正在给您安排车辆,如果有的话会通知你。” 等了5分钟,再打,说没有车。又等了5分钟,再打,还是没有车。 我掏出手机,叫了个网约车,不到1分钟,有司机接单,提示5分钟后会到小区门口。我搀扶周大伯下楼,去医院见老伴。 这一路大伯一直说感谢我的话,笑得咧着嘴,跟我聊起了年轻时候。 大伯出生在东阳,18岁来到杭州,当了道路桥梁工人。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在省人民大会堂做接待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恋爱一年多结了婚,就是现在正在住院的老伴。两人结婚至今已66年,过了钻石婚(60年),正走向白金婚(70年)。 1959年,他被派到金华修公路,“之前杭州到温州的公路就是我们修的”。夫妻长期两地分居。 “我老伴不容易的,那10多年她一个人抚养三个女儿,我每个月50块钱工资,一发到手就马上跑到邮局,寄30块钱给她……” 推荐阅读 官宣!持续40天的三伏天今日首映 下午有暴雨
淳安10岁失联女童仍下落不明!女孩爸妈昨天回应为何突然离婚
千岛湖上游垃圾围湖,堆积多的地方甚至能站人
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从试点转向全面推进
银川民办初中招生全部摇号引热议 浙江省教育厅正研究具体政策
杭州垃圾分类,接下来要向公共场所全面推行!
1973年回到杭州,一家团聚,再也没有分开。周大伯在交通系统负责材料审验,他带着几分自豪地说,杭州很多道路,像之江路,天目山路,他都亲自参与检验过。 之前住在岳王新村,2010年老伴突发脑梗,治疗后康复。2014年复发加重,提起这件事,周大伯面色沉重,言语中全是自责内疚。 “那天早上,老伴出去散步了,我还睡着,她回到家里钥匙没带,一直敲门,我没听到,她在外面等了好长时间,感冒了,没过两天发烧了,送到旁边市一医院,医生说脑梗病情加重了,抢救了很长时间,总算把命保住……” 那时小区离医院只有几百米,大伯每天都去医院看老伴。出院后几年,他一直在家照顾老伴,三个女儿轮流过来,送菜,送水果,送生活用品。今年因为拆迁,搬到了朝晖四区过渡。5月,老伴病情加重,再次住进市一医院。 (我问大伯,为什么不住到离朝晖更近的省人民医院去?大伯说,一个是那边床位紧张,二是老伴是市一老病号,已经有了病历档案,换个医院还要重新做一遍检查,也怕她多受罪。) 朝晖四区到市一,4.7公里。周大伯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每天走路去看老伴了。打车只要十几二十分钟,可他打不到。 大伯知道“滴滴”,但不会用。智能手机他有,但“太复杂”。眼睛也不行,“弄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