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好吃的烧麦有“秘诀” 塘栖美女每周六坐公交车赶来吃
2016-10-02 07:19:06 杭州网

大隐隐于市·觅食

景芳周大姐烧麦

周大姐叫周仙花,今年60多岁,年纪轻的时候在杭州友谊皮件厂当工人。1985年的时候,厂里效益不好,周大姐只好在厂区对面路边摆起了馄饨摊。小店生意不错,周大姐一个人招呼不过来,她老公也从工厂里出来,两人一起开小吃店,开始卖面和烧麦。那时,店里的生意很好,一个中午,光是面条就要用掉80斤。后来,庆春路修路扩建,小吃店面拆迁,周大姐就在自己住的小区楼下,景芳五区的花坛边摆起烧麦摊。

皮薄馅鲜,是周大姐烧麦的特色。她家的烧麦皮子,比一般的馄饨还要薄透,但用筷子夹起来又不会破,靠的就是面粉好、手工擀皮子,面粉揉上劲,皮子就筋道、口感润。笋肉馅,笋丁是灵魂,春笋、鞭笋、冬笋,笋是时鲜货,价格不便宜,又只能取嫩头。笋少的季节,周大姐常常要跑好几个市场,不论价格,首先就是得有保证质量的笋,而罐头笋是绝对不能用的。

现在,周大姐原来在外资公司上班的女儿金丽娜,辞掉了工作,执掌起“景芳周大姐烧麦”的大旗。今年6月,在其他地方兜兜转转一圈,烧麦店又杀回根据地,在景芳开出了正儿八经的“景芳周大姐烧麦”。

荣鲜面馆&荣鲜馄饨

在钱江新城近江小区,荣胖子30多平方米的荣鲜面馆,一天要卖250多斤面,一天要做近2万元营业额;荣胖子18平方米的馄饨店,平均一天可以做8000多元营业额,最多一天卖出1000多碗馄饨,被戏称为“杭州每平方米最赚钱的餐饮店”。

有客人来,一下子打包三大盆酸菜鱼片面带走;来吃馄饨的顾客,也多是老客带新客,经常是吃一碗打包三碗生馄饨;店面积小,位子不够,有人打包回家吃,有人就端着站在门口吃;荣胖子很懒,每年过年前都要关店休息一个多月,老客只能预先买三四百个生馄饨回去,放在冰箱里慢慢吃。

许多客人拿这里当食堂,中午吃了,晚上继续来。有的客人,中午馄饨,晚餐面条,晚上加班结束,还要再来一盆酸菜鱼片面,再加鱼片、加大肠、加红烧肉、加爆炒腰花猪肝……怪不得荣鲜的酸菜鱼片面是用脸盆装的。

好多人是从萧山、临平、老余杭赶过来的,甚至还有从海宁、绍兴专程赶过来的。有一个住在塘栖的美女,每周六晚上都得来吃酸菜鱼片面,每回坐着公交车来,吃完后打包十几盒“猪肉荣”烧麦馄饨,滴滴打车回塘栖。

至于荣胖子的大馄饨为什么好吃,那当然是有他自己套路的。光是那馄饨皮,就是找了5-6家面粉店定做,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把最合适的皮子定下来;肉馅自然更讲究,一定要选后半夜杀的猪,取猪夹心肉,把筋挑得干干净净,加入特殊配比的盐和味精入味后拌匀。汤料上一点不含糊,紫菜、虾皮、榨菜、蛋皮、葱花,配上皮薄馅大的馄饨,将馄饨的鲜味都吊出来了。

七碗面

想必喜欢吃夜宵的朋友一定知道杭州玉皇山路丝绸博物馆对面的“老杨烧烤”,晚上这里是夜猫子喜爱的“深夜食堂”,白天这里却是一家叫做“七碗面”的江湖面馆。

七碗面的老板M君是个资深吃货&旅游达人,他将旅游时吃到的美味特产挖掘出来,在玉皇山路脚下开了一家特色食品店。当年HOD装修,酒吧门口的老杨烧烤消失在杭州夜猫子的视线中。“老杨烧烤”的超级“羊粉”M君,千方百计把老杨找了出来,将自己店里北面的铺子分给老杨做烧烤。老母鸡、猪蹄、龙骨及笋老头熬制而成的底汤,成就了一碗鲜爽的片儿川,尤其是那整片的鲜冬笋片,毫不吝啬地“勾引”出雪里蕻中的鲜咸。片儿川加腰花或者加大肠都是高点击率的升级款,腰花去“骚”是店里的大姐一早上亲自处理的,腌制时还特别用李锦记的酱油入味提鲜,再用小锅旺火急炒,端到食客的面前,嫩爽间还透着香香的锅气。

葛师傅煎包

位于戒坛寺巷130号葛师傅煎包店里,墙上挂满葛师傅和欧阳应霁、食神戴龙等的合影。葛师傅何许人也,引得美食家赶上门来?

葛伟明,1969年生人,从小在清泰街佑圣观路一带长大。16岁,初中毕业后,就去庆华招待所做煎包学徒。2010年,夫妻俩一个“猛子”扎进去做煎包生意。皮松、馅儿大、汁鲜、底金黄而脆香,是食客对葛师傅煎包的印象。葛师傅煎包,是最传统的杭式煎包。老底子,老杭州人做煎包都是用的“发面”,用“老面”和小苏打做底子,让面坯发起来。葛师傅的传统发面,天冷点,起码要发两个多小时,天热点,也要发面一个多小时。所以,葛师傅一天发多少面,做多少煎包,都是有量限制的。煎包用的是农村的现榨菜籽油,其间要不停地转动煎锅,达到火候均匀,防止粘底粘锅。

去年3月,葛师傅在微信朋友圈“偶遇”一位老友在迪拜生活的儿子,在小伙子的热情邀请下,葛师傅动了去迪拜开店的念头。七七八八“折腾”了一年多,今年6月,葛师傅在迪拜的“熊猫包子铺”终于开起来了。一百来方的小店在异国他乡刚刚开业,就做出15000多元(人民币)一天的营业额,看样子,这家杭城江湖小馆,算是顺利“走向世界”了。

望江面馆

老杭州常说,“望江门外菜担儿”,说的就是此地曾是杭州副食品的集散地和运输主渠道,商贾、贩夫云集,热闹非凡。荤素搭配、美味便捷的面条,由此兴盛起来,多时达十几家面店。因为坚持生面落锅、一碗一烧、真材实料,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有人不辞辛劳从各处赶来,就只为尝一口正宗的“望江门味道”。

虞小平是“望江面馆”的老板,他爷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望江门摆过面摊。在他的店里,这碗榨菜笋干肉丝面,一直保持着老底子的味道,榨菜是海宁斜桥的,用的是传统工艺,鲜脆但不含添加剂,有大头菜特殊的香味;肉丝用的是冷鲜的里脊肉,嫩滑;汤头浓郁,浓浓的榨菜的味道,带上些许葱花的清香,润在心里。

“望江面馆”开业3年多,靠着地道的老杭州本味,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食客,忙的时候坐满大厅。有一位客人,绝对算得上是他们家的忠实粉丝,大雨天打着伞坐在室外的长板凳上吃面,这是不是太有型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何晨 文并摄    编辑:王洁    
     图库
新疆塔里木盆地棉 ...
火箭发射超震撼试 ...
人生璀璨如烟火
金正恩视察龙岳山 ...
倪妮晒香肩 一袭拖...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国庆假期首日:上午进出城忙 下午商圈景区闹猛
·国庆长假第一天 人从众的西湖 你去了吗?
·给力折扣 一站式采购,省心省钱办婚礼
·带个手机吃遍杭新景高速桐庐服务区
·赞!杭州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铁拳”保平安
·国庆假期想在杭州绕城公路上避开拥堵?杭州 ...
·杭州打响“五水共治”百日攻坚战
·幼儿园办竞技篮球联赛引争议 七成网友表示支持
·重庆4女子自驾游为等免费通行,隧道内停车玩...
·成都73岁老太遭马蜂袭击 当场死亡面部发黑

韩海警调查中国渔 ...

一艘中国渔船在韩 ...

第25届金鸡百花电 ...

第25届金鸡百花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