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如梅正在帮成成拉腿。
干如梅帮成成穿矫正器。
昨天,杭州市民政局团工委联合市儿童福利院共同举办“欢乐六一,童心飞扬”慰问演出。在舞台上表演的都是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这是属于他们的节日盛会。
舞台下,干如梅抱着“孙子”成成看得很投入。成成看到小伙伴们的精彩演出,不时鼓掌,还随着音乐舞动手臂。
“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哪个?”福利院的老师问成成。
“拳击表演,最好看。”成成笑着回答。
笑容背后,成成有一段让人心酸的过往——2009年4月30日,一个仅有1.35千克的早产男婴被送到了市儿童福利院,这个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正是成成……
从“小猫”到“孙子”
这份祖孙情超越血缘界线
2009年12月10日,为了让成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根据《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成成被送到了余杭区良渚镇杜城村的寄养家庭。
“刚来的时候真是吓了一跳,这么小一个,跟小猫一样,手臂只有我大拇指那么粗,我真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能养活吗?”干如梅的儿子沈农说。
成成忽闪的大眼睛使得这家人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接了下来。那天起,干如梅成了成成的奶奶,承担起了照顾成成的任务,家里其他人也很喜欢成成这个家庭新成员,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先留给成成。
然而,随着成成日渐成长,干如梅发现成成下肢软弱无力,发育远不如一般孩子。经过诊断,成成被确诊为脑瘫儿,运动能低下,在脑瘫儿中属于肢体残疾程度非常严重的。
2010年5月,干如梅开始背着成成去留下进行康复训练,一个来回就是60公里。清晨的安溪街上,人们总能看到干如梅背着成成等公交车的身影,这一背就是三年。直到市儿童福利院在寄养家庭相对集中的村建立了康复特教抚育服务指导中心,送医、送教、送康复服务下乡,祖孙俩才不用赶远路了。
“他两条腿绕在一起,以前拉都拉不开。”现在,每天早晨起床,干如梅都要先给成成按摩腿脚,再帮他拉腿15分钟,然后,她会骑电动车,把成成送到儿童福利院新港村特教康复指导中心上学和康复训练。
在干如梅家里,有一个房间专门是给成成康复用的,配有地垫、沙发、桌椅,成成可以扶着沙发扶手来回走路锻炼。
对于普通的8岁孩子来说,走路、穿鞋,根本不算个事儿,但成成要控制自己的肢体极为困难,他的双腿上穿着L形矫正器,每次穿矫正器和鞋子,至少10分钟。扶着沙发,成成在屋里走了三个来回,记者问他累不累,他笑了:“不累,我还会走楼梯。”
这似乎是个没有忧愁的孩子,笑容总是挂在他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