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从杭州的小学到高校,基本已开启暑假模式。但浙江工业大学却因为考试的一张“小抄”火了起来。更特别的是,这张小抄是被老师允许的。
在浙江工业大学,有这样一种考试模式,大家叫它“一页开卷”。这是一种“半开卷”的形式,老师提前将考试范围告知学生,并提前一星期下发一张统一的考试用纸,让学生手写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不限字数,但考试时只允许学生带这张手书考试内容的纸进入考场。 按照考试规定:这些纸不能打印、复印、粘贴,所以会占据考生大量的时间来抄写。有同学说:“第一天熬夜抄到凌晨3点多,第二天抄到半夜12点多,第三天起了个大早才抄完,写了有一两万字,并诉苦:还不如闭卷考试好呢!” 辛辛苦苦抄了两天 老师却不考书上的 昨天下午5点,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校门口稀稀拉拉站着几名学生。往校园深处走去,人流才愈加密集起来,食堂内有不少学生正在吃晚餐,有留校的研究生,也有暑期实习、兼职的本科学生。 提到学校这两天爆红的“一页开卷”,同学们都表示与它有过难忘的回忆。一位研二的女生晦涩地一笑:“我本科读的环境工程,也是在工大读的。记得大三有一门选修课就是‘一页开卷’,专业课倒是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把我抄得累死了,没有两天根本抄不完!不过抄下来的确有印象,但考试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啊,因为老师根本不会考书上的!”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是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一页开卷”在这里也蛮普遍,之江学院法学院2016级同学阿康说:“我考过两门‘一页开卷’的科目,分别是法理学和宪法学,都是大一考的。刚开始觉得挺好的,毕竟不用闷头背嘛,但后来才发现没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买好最细的笔,店里能买到的那种笔芯是0.25、0.38毫米直径的,还必须要有黑色、蓝色、红色三种不同颜色的,用来写章节、大标题、小标题,到时候方便找。为了尽可能抄得多,我们还得控制好间距,拿铅笔画线,写完再擦掉。老师会提前给一个大范围,自己要去归纳、整理认为有必要抄的,毕竟一张纸地方有限。那段时间我们都抄到凌晨,晚上熄灯了就打开小台灯继续抄,聊天的时间都没有。” 推荐阅读: 梅雨发威 今明两天还有大到暴雨 资管新规下保本保收益不再 理财何处安放 一顿饭钱能换600万元的“医疗保障” 靠谱吗? 忘带身份证?在杭州38项业务能”刷脸“办事 稻田艺术 颂赞改革开放 浙工大昨晚回应:“一页开卷”只是一小部分 浙工大的“一页开卷”走红以后,不少杭州高校的学生在都市快报官微留言,说他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考试模式。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学校的学生,都说有过这样的经历。看来,“一页开卷”并不是浙工大的“特产”。 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说:“这两天学校因为‘一页开卷’突然成了网红。但其实学校从2003年开始就试点了这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当时媒体也有报道,其他省属高校也有相类似的改革试点。浙江工业大学最早是在一些理工类课程考核中开展‘一页开卷’试点,主要是考虑到对于理工类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更加强调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些解题的公式、常数和系数等不是课程考核的重点,所以学校允许学生通过“一页开卷”的方式将公式等信息整理好带进考场。学校目前很多课程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其实‘一页开卷’只是学校考核方式的一小部分,就2018年春季学期而言,全校共有1300余门次的课程考核,其中‘一页开卷’的不超过10门,所占比例是很小的。” “一页开卷”到底好不好?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小梁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留校读研,她说:“我经历过的‘一页开卷’,有计算机基础课,还有研究生阶段一些比较难的数学课,我们会在一页纸上抄一些例题、公式和解题思路。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对于我们理工科来说,很多时候有了思路就够了,不一定非要记住。专业课也是如此,很多思维性的东西,是可以组合参考的,毕竟我们学习的初衷也是为了训练思维方式嘛,所以没必要硬背。”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法学院学生小芳则认为:“对我们专业来说,其实可以让学生在期末时研究这门科目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然后写成一篇文章,比如讨论法理学中的‘自由的价值’,就像结课小论文。虽然法学注重理论,但是案例分析能力也很重要,结合案例分析会比较有记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