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科教卫新闻
 
 
浙大一院“浙壹汇”爱心志愿者公益组织一岁啦!
2017-12-27 14:26:49杭州网

浙壹路,感恩有你

1400余名志愿者,服务时长达2万多小时

那些穿梭在门诊大厅的忙碌身影,那些陪伴在病友床头的温馨笑容,那些奔走在重大活动的自信欢颜……因为有你,“浙壹汇”才不负众望。上周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办了“公益伙伴日暨志愿者答谢会”,这一天也是浙大一院“浙壹汇”爱心公益组织一周岁的“生日”。

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有1400余名“浙壹汇”志愿者为上百万患者提供了2万多小时的志愿服务。“浙壹汇”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首届浙江省卫生计生系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杭州马拉松急救志愿者工作“优秀志愿者团队”、杭州女子长跑赛“优秀志愿者团队”、浙江大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志愿者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更进一步完善了医院自身的服务和品牌建设。”浙大一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顾国煜说,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浙大一院将继续探索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模式,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深化志愿服务内涵。

5年前,她因肝移植重获新生

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她加入“浙壹汇”

答谢会上,59岁的范大姐荣获“二星级志愿者”称号,接过荣誉证书时,她笑了,在腮红的映衬下,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感谢浙大一院的肝移植团队让我重获新生,我愿意把这份爱心继续接力下去。”范大姐说,她是“情暖浙江,留爱若生”中的一员(“浙壹汇”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和其他志愿者不同,他们曾接受过器官移植,关怀的主要对象就是即将或已经做过移植的病人,帮助他们重树信心。

范大姐,家住萧山,2012年11月因肝癌复发,在浙大一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回想起那段日子,范大姐感慨万千,她说:“当医生告诉我肝癌复发的时候,我真的几近崩溃,不分白天黑夜地哭,老公和女儿陪着我一起哭,家已经不像家了。”

几个月后,范大姐终于等来了肝源,但她还是开心不起来。“那时,我对肝移植一点都不了解,尽管医生护士已经和我详细介绍了肝移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术前术后要注意什么,但我心里始终没有底,很担心自己移植完后就变成废人了。”范大姐说,她清晰地记得,术前护士给她登记、拍照时,她当时想的是,那可能是她留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张照片了。

术后,范大姐醒来时已是凌晨。“我动了动手,又动了动脚,发现自己还活着,呼吸什么也都好的,就特别开心,顿时也有了信心。”范大姐说,出院后,随着身体一天天的恢复,她萌生了当志愿者的念头,她将其定义为“爱心的传递”。

今年初,范大姐正式加入“浙壹汇”。遇到病情严重、起不了床的病友,她会趴到他们的耳边轻声地鼓励他们;看到饮食不便的病友,她会亲自煮鱼汤给他们喝;面对那些愁眉不展的病友,她会一次又一次地坐到他们的床边,让他们敞开心扉,重拾信心。

“我也是移植的。”“我已经5年了。”“相信我,会好起来的”……这是范大姐在志愿服务中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在将近一年的志愿服务中,范大姐也收获了一个强大的内心。

范大姐说,在做志愿之前,她的内心还是蛮脆弱的。她不愿和别人说自己的经历,每次去医院路过磁共振室门口,她都会害怕,因为之前的经历让她心里有阴影了。当了志愿者后,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她不但愿意和他人谈及自己的经历,还希望通过现身说法,鼓励病友更好地活下去。

公益“一小时”

换位思考,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

清晨踏着露珠,午时伴着骄阳,傍晚迎着晚霞……在“浙壹汇”,还有这样一群志愿者——工作时,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休息时,他们是活跃在门诊的普通志愿者,他们利用清晨上班前1小时、午休1小时、下班前后1小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着专业的志愿服务。

“这是我们针对本院职工推出的公益‘一小时’志愿服务项目,是‘浙壹汇’一种特别的志愿服务形式。”浙大一院门诊部副主任帅武平说,“通过公益‘一小时’、换位思考的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医院门诊的服务品质,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助推‘美丽浙一,幸福医疗’的打造,还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创建。”

据了解,在院领导的带头下,浙大一院公益“一小时”的队伍已壮大到了330余人,每天至少有6名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3600余小时,该项目还被评为“2016-2017年度浙江大学志愿服务创新项目”。

呼吸科主管护师章益美是首批加入公益“一小时”的医护人员,37岁的她,已在浙大一院工作了十七年,主要负责科室的宣教工作,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解释说明,是个热情大方、极富耐心的人。当了志愿者后,章护士却发现,病人的无助远比她想象的大得多。

“患者的内心还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常常临近下班了,还在门诊大厅转悠,他们不知道该看哪个科室,找哪个专家,甚至连自助挂号机都不会用。”章护士说,“你问他哪里不好,他却要皱着眉头想半天。很多你以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就是不会,这些是我们坐在诊室里完全体会不到的。”

参加公益“一小时”后,章护士内心触动很大,她开始思考疾病解释的新方法,开始寻找巧妙的比方,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患者理解。

350个小时

帮助他人,也提升了自己

350个小时!在过去的一年,76岁的王铭大姐创下了浙大一院个人累计服务时长最长的社会志愿者纪录,她也因此获得了“四星级志愿者”的称号。

“其实,我就是退休了没事做,想发挥余热而已。”答谢会上,头发花白、身穿红马甲的王大姐接过荣誉证书后笑着说,“来浙一之前,我已经做了14年的志愿者了。今年初,听说浙一在招志愿者,我是老杭州,家离医院很近,所以我就来了。”

每周三下午、周五全天,王大姐都会准时到浙大一院志愿者办公室报到,她志愿服务的地点在1号楼与2号楼之间,主要提供指路、问询服务。

让患者最多跑一次,是王大姐给自己做志愿服务定下的目标。为此,在正式“上岗”前,王大姐除了参加志愿者办公室所安排的相关岗前培训之外,还特地循着浙大一院院内的所有指引标牌走了一圈,记下了每幢楼的位置,以及各个病房的分布,碰到容易记混的地方,就拿出纸笔记下来,然后揣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来背。“你解释得越清楚,他们也就越方便。”王大姐说。

当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王大姐脱口而出的是“享受”,她笑着说,能为人服务比被人服务更幸福。别看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白了,眼睛变小了,个子也矮了,但她一点都不落伍,小年轻们说的那些流行语,她都懂,也拉近了她和外孙、外孙女的距离,这些都是她在当志愿者时学到的。

2018年“浙壹汇”

社会志愿者招募正在进行

答谢会当天恰逢冬至,在表彰和文艺汇演结束后,前来参会的“浙壹汇”志愿者们,在浙大一院的食堂一起包了饺子、煮了汤圆,共同度过了难忘的冬至夜。为迎接更美好的2018年,浙大一院“浙壹汇”爱心公益组织再次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具体条件如下——

1.年龄:18-70周岁,不满18周岁或超龄者,需酌情考虑。

2.志愿服务内容:助医服务、便民服务、心理关爱、咨询服务、翻译服务,以及其他公益服务。

3.志愿服务时间:志愿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周一至周六工作时间8:00-17:00选择相应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4.报名方式:(1)可直接前往浙大一院门诊一号楼三楼志愿者办公室现场报名;(2)关注“浙壹汇”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

目前,浙大一院采用与志愿中心联网的志愿者信息系统管理,凡在该院参加并完成志愿工作的志愿者的志愿时长也可纳入志愿汇计时;每年医院会根据志愿者工作表现和志愿时长评选星级志愿者,并颁发证书;定期举办志愿者岗前培训和志愿者团建活动。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王蕊 王颖    编辑:高婷婷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西湖荷花盛开...
32年,林海...
“高墙”内见...
缤纷悉尼灯光...
民族歌剧《伤...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火车西站选址基本完成 新建湖州至杭州
杭州男子“买德国”输光所有身家 首次当贼
杭州召开“最忆是杭州·全球粉丝感恩活动”
从消费投诉到商业大案 一位经历16年“风
良渚博物院重修后华丽归来 文物“说话”了
6月浙A牌个人摇号中签上升至0.65%
举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线索 最高奖励你5
11岁身高2.06米 体重210斤却身患
要立法禁食狗肉?民调显示多数韩国民众不赞
奔驰男疯狂闯卡撞坏警车 逃逸后藏家中拒不

夏威夷火山喷发导致...

巴以冲突致千余人受...

素颜漂亮的5大女星...

这种布是用来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