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二代 弃文从商 20多年前,还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就读的陈越孟,职业理想是当一名记者。他喜欢文学,热爱写诗,和同学一起合著的诗集《十五人集》,至今还能在网上买到。 大学毕业,班里仅有的两个留杭名额是去省级机关,在家人的殷殷期许下,学业出色的陈越孟争取到了省政协的工作机会。 陈越孟是浙商二代,3岁那年,父母就在慈溪创办了惠康电器。等他长大成年,家族企业已经发展壮大,两个哥哥都已在其中帮忙。“那个年代,父母都觉得,小儿子能够在外面自己走出一条路,而且是在省级机关工作,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陈越孟说。 当时陈越孟做的是文秘,主要工作是写各种报告,还有跟各色人打交道。这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对自己的为人处事能力是很大锻炼。 朝九晚五的工作属性,已经无法满足陈越孟对于下海经商的好奇心。 “当时正好赶上家里企业需要人,特别是销售开拓上,加上身边朋友都下海了,于是我也决定放弃体制内的工作。”陈越孟回忆道。 一开始,陈越孟在家族企业里负责全国销售。回过头去看那一段经历,陈越孟说,对浙商的精神和品行感受得特别深刻。“惠康的产品主要是小家电和中央空调、特种空调,我去的时候已经是慈溪当地数一数二的企业了,到今年是47年了。” “我父母那一辈,从不欠人家一分钱,银行贷款都没有。他们是实打实地做企业、树品牌。”这番感悟反应在自己的公司里,就是要把项目做好,把基金做好。陈越孟说,品牌比什么都重要。 浙商创投刚成立时,他自己就投了五六千万做基金,成为省内唯一一个既是LP又是GP的创始人。“这样别人把钱交给你,还有不放心的吗?” 初次创业 驾轻就熟 对于创投行业来说,太快或太慢都不是最佳节奏,快人半步才最有可能接近胜利。 进入21世纪的头10年里,创投行业逐步开放。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 这个信息,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本土的创投行业的发展。 彼时,陈越孟正在家族企业中负责销售,日常辗转于各种应酬,久而久之他觉得倦怠了,“我不喜欢喝酒、不喜欢应酬,不太适合销售。” 在这样的矛盾中,2006年,为了让家族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市场,他领导了惠康集团的改制之路,正是因为这次改制过程,让陈越孟接触资本市场、投资、创投等新鲜的事物。对此,他非常感兴趣并且深觉大有可为。 当年的中国创投圈,也迎来了一件大事——A股IPO重启,同洲电子作为第一批全流通发行上市的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投资方达晨赚了40倍,深创投赚了32倍。同洲电子案例,标志着中国本土创投在国内资本市场迎来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退出,这些种种都在陈越孟心里萌发了创业的种子。 2007年,陈越孟跟同为浙商二代的徐汉杰、华晔宇等合作,发起成立浙商创投。第一个投资项目就是现在已经上市的华数传媒,让人刮目相看。 “投得准,其实是因为我们熟悉这个行业。”十年后,陈越孟自己解密,“当时我们看准华数代表着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而且它要牌照有牌照,要内容有内容,并且行业的准入门槛高,垄断性非常强,市场前景广阔。” 陈越孟最为得意的一笔投资,要算是华策影视了。2010年10月26日,华策影视登陆创业板,当天收盘107.8元,涨幅58.53%。上市时,浙商创投是其第三大股东,投资才一年多,回报率达到7.5倍。这是陈越孟带领下的浙商创投,在2010年最漂亮的成绩之一。 对于投资华策影视,陈越孟有自己的看法:“华策影视是继华谊兄弟后在创业板上市的第二家民营影视机构。在我们投资时,华策影视还并不起眼,但短短几年内,华策影视发展迅速,这个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精准的眼光让他收益不菲。“拿华策影视来说,我们的投资直接推动了它走上资本市场,让它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笔投资,对浙商创投、出资人和华策影视来说都有相当丰厚的回报,因此我觉得做投资是幸福的,因为它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之后的三年里,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加上2015年和2016年双创氛围的持续浓厚,陈越孟觉察到移动互联网、健康医疗、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他带领团队积极开拓这些新经济产业,像每日优鲜、联川生物、曹操专车这些中早期项目,在接受浙商创投的注资之后也都呈现出了快速成长。 如今的陈越孟,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创始人聊两个小时,就能看出他的格局,包括他的性格,投项目其实就是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