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购房者一定要谨慎辩别 针对这些疑问,记者分别联系上了上述几个楼盘的开发公司。巧合的是,其中有好几个项目,同属于一家品牌房企,或者是由该企业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 位于艮北新城项目的开发商负责人,直接否定了外界流传的“自留房”的说法。“这可能性不存在。由于我们前期(非摇号)阶段,确实关系户众多,也滋生出一定的内部问题,但是后来经过严格自查和政府调控手段共同肃清市场之后,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完全不可能发生。”该负责人还向记者表明态度,如若愿意,可以把消息来源告知于他,他一定在自查后给予反馈。 另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则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复。他表示,确实有可能会在公开摇号之前,有部分房源遗留。“顶多只能算是卖不掉的‘遗留房’,而非开发商特意捂盘的‘自留房’,这两者的性质有天壤之差。” 同时,该负责人还透露,如若房源确实在透明售房网上显示“可售”状态,也不意味着就能购买,很有可能是线下签约、还未来得及网签的信息滞后型房源,是不可能进行一房两卖的。“这就跟前段时间所谓的‘茶水费’一样,你把钱款交到什么人手里都不清楚,最后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他认为,如果真的是开发商方面的工作人员把房源信息释放给相熟的购房者,购房者最好亲自到售楼处查明房源的真实状态,“是否可售、是否有其余买家已经付款、是否有产品缺陷等等。” 这位负责人还提醒到,就算是有前期没有卖掉的房源,按现在的政策规定是要重新申领预售许可证的。从开发商角度来说,即便当时售价不高,但在再次备案的时候,也总想随行就市多赚点钱的,购房者还是要了解透房源信息。“毕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既然市面上纷纷出现类似情况,就意味着绝非空穴来风。否认也罢、途径特殊也罢,都说明市场可能有空子可钻。 如果产权明晰、房源确凿,价格又确实实惠,有好运捡漏也并非坏事。但切勿抱着捡漏的心态,反被别人钻了空子,就得不偿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