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会是笔好生意吗? 作为共享经济的新模式,从去年开始,共享汽车也开到了风口上。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投资金额为1159.56亿元;其中,共享汽车领域的融资总额就高达764.59亿元,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除了传统整车厂,原先做共享单车的企业也在伺机而动。本月初,共享单车服务品牌永安行就表示:“公司的共享汽车业务已在常州、泰州投放运营,基本覆盖城市内的核心区域。未来公司还会进一步加大共享汽车车辆、停车点、充电点的合理投放。” 而早在今年1月,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将与摩拜在共享汽车出行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前些天,小桔车服投资了杭州本土的时空电动。按照此前的计划,到2020年将在共享汽车业务上投放100万辆电动车。 这样的场景难免会让人想起共享单车当初的盛况,遗憾的是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汽车短期内也看不到好的盈利点。 彩虹车负责人来晓俊透露,由于成本太高,目前绝大部分共享汽车平台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些成本除了车辆本身的采购费用,还包括车位租金、车辆保险、运维人员的开支等。 “算下来,每辆车每天的成本在80元以上,加上调度费要超过100元,而目前一辆共享汽车行业平均收入在80-100元/天。” 在他看来,目前共享汽车的模式想要走通,必须降低车辆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比如由政府出面规划区域,降低共享汽车的车位费。 相比共享单车平台,共享汽车平台的投放要理性很多。Gofun就表示,即使在有些城市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公司还是希望通过提高车的周转率来满足需求,而不是盲目投放,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 同样的,共享汽车的政策也在完善之中。两个月前,上海发布“共享汽车”管理细则,对车辆进行明确规定。比如,车内必须安装人脸识别装置,以及符合规定标准的车载卫星定位和应急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