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北京读书的徐隽逸正式告别大学校园,成为一名“社会人”。
和他的很多大学同学不同,23岁的徐隽逸并不打算在北京找工作,甚至整个求职季,他连一份简历都没投。从大二开始创业、已经拥有自己网上潮牌“WEEEEKEND”的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把在北京的工作室搬到“电商之都”杭州来,并尽快落地生根。
同样是今年大学毕业的鲍鲍,现在已经是杭州一家提供定制旅游平台企业里最年轻的管理者。
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新生到网络主播、“网红”经纪人,再到定制旅游平台创始人,年仅21岁的鲍鲍,在前行的道路中似乎每一步都踩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
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徐隽逸和鲍鲍只是互联网对95后择业观影响的一个缩影。
有关调查分析显示,95后毕业生,一方面因为家境部分较好,不再为了生存而工作,反而更注重就业质量;另一方面,他们受互联网影响,对网络更加依赖,也更愿意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新就业形态。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95后在职业选择方面,会为自己提前做好规划并为之奋斗,“青年时候就要去大胆尝试——因为,这是一个只会因为没做什么才会后悔的年纪。”5月4日,青年节这天,徐隽逸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郑重写下的这段文字或可窥见一斑。
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 95后择业观更灵活多元化
在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公司里,21岁的鲍鲍不仅是最年轻的管理者,也是公司里最忙碌的人之一——结束“朝九晚九”的旅游定制师工作后,她还要去灯火璀璨的直播间,一边继续着旅游KOL(意见领袖)的直播故事,一边为自家新上线的旅游平台吆喝。
实际上,对于主播/网红工作,鲍鲍并不陌生,“可能是因缘巧合吧,当时直播刚刚兴起,我在读大学期间,试着练习口才的方式在网上开了账号,没想到,粉丝量就不断往上涨,把我自己都吓到了。”鲍鲍说,随后,她迅速借着流量潮,把大多数空余时间都投入到直播的工作中。
去年毕业的23岁杭州女孩周鲁,在大学期间和刚毕业时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直播工作,“一开始是好玩,后来随着粉丝量的增加就想着以后做这种工作也不错。”
周鲁说,在网红公司的牵线下,她跟着团队在杭州几家餐饮店里做过餐饮直播,“就是我一边吃,一边对饭菜的味道进行点评。工作量虽不大,但是因为我的咖位比较小,这几场直播下来,粉丝量不见怎么增长,我自己反而胖了三斤。哈哈。”
在新经济浪潮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的就业岗位会不断涌现,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方式更加多元化,95后毕业生就业选择也更加灵活。据国内某校招平台发布的《95后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显示, 95后毕业生青睐的新兴职业均为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其中,在最青睐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中,35.32%的人渴望当主播/网红。
“在我们招聘的4名网络主播中,有3名是95后。经过一段时间培训,现在他们都已经在工作了。”今年3月,在“2018年浙江省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一家鞋企为向“网红+直播”的销售方式靠拢,一口气推出了“招聘多名网络主播”的岗位需求。当时的招聘主管黄先生表示,招聘人员学历最好在大专以上,颜值不要求太高,具有亲和力即可。
高度关注“智能化” 要从事更有创造性不易被替代的工作
在对95后大学生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智能化”是他们提到的最多的词汇。
事实上,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工智能时代,95后毕业生已经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显示,62.52%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会考虑从事更有创造性,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工作”。反映在行动上,就是他们在职业选择方面会更务实,更具有独立性与前瞻性。
比如,在别人眼里,鲍鲍的网络直播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两年后,她却由单枪匹马作战的“网红”转向团队作战,组建“网红经纪人公司”,短短一年时间,旗下签约、合作的网红就超过300人。
这一年,她才19岁。谈及当时转型的原因,鲍鲍解释为,“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直按部就班地直播,将迅速被新晋主播所取代,唯有突破才能留住粉丝。”
同样的,周鲁在做了近半年专职网络直播工作后也转行了,目前在一家期货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对此,周鲁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因为,在互联网世界,有流量就有市场,而像我这样没有丝毫名气的网络主播,想靠增粉引爆流量太难了,不如早点转行。”
虽然不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直播工作中,鲍鲍依然会时不时回归直播间。她告诉记者,每天只睡3个小时,“凌晨4点睡觉,7点起床,早晨处理杂事、化妆之后,9点可以准时上班。”
当记者问她如何保持这么旺盛的精力时,鲍鲍想了想说,“我们并非精力无限,只是这个时代,人们遗忘的速度比换手机的速度更快,做了这一行,就只能做一个追赶时间的人。”
记者手记
拥抱新就业形态
上周,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劳动世界的未来”国际研讨会上,与会多位官员和专家专门就智能化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毋庸置疑,在这个科技创新一日千里,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一轮技术革命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新的机遇。文中讲到的95后毕业生鲍鲍、徐隽逸的创业、就业经历,正是反映了这种新趋势。
从为了生存而工作到更关注就业质量、个人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到更愿意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兴职业,可以说,与80后、90后相比,95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更加多元化。面对这一变化,除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主动适应外,培养人才的各大高校也应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鼓励大学生去尝试,同时也要主动对接新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就如人社部高级创业咨询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陈松老师所说,“面对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和兴起,高校应重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