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这个时节,各大媒体、机构总喜欢推出五花八门的榜单,盘点一下各行业、各领域的起起伏伏,甚至于“生生死死”。从这个角度来说,2017年商业品牌圈子里最鲜明的“起伏”莫过于——大多数的奢侈品牌开始回暖,日子又好过了;不少快时尚品牌加速进入下滑通道,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从已经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GAP集团已经遭遇了连续7个季度的销售额下降,H&M集团不足5%的销售增长已经拖累公司股价一度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位。就连业绩一向华丽的快时尚“鼻祖”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也在2017年遭遇瓶颈。相比之下,隔三岔五便借着某间店铺关门的由头跳出来帮大众复习一下快时尚“关店潮”的新闻就更加直观,也更具有杀伤力了。
过度消费、同质化、质量问题、不环保……快时尚的每一个“槽点”都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它卖不动了,但我倒觉得,它的“祸根”在成为各大商场、购物中心的“标准配置”时就已经埋下了。
对于商场而言,开业招商时首选名气响当当的快时尚品牌当然是最保险的做法,宣传、销售都自带流量。但有道是“客大欺店”,这样的国际连锁大品牌在商业谈判时是非常强势的,要最黄金的位置、最可观的面积,商场的整体营销还统统不参与。更可怕的还在于,一旦它的生意不好,成天冷冷清清的,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宣告这家商场的客流量“不咋的”,一不小心还真就形成了连锁反应。
对于品牌自身而言,进驻几乎每一家购物中心造成的门店数量激增本来就会直接导致单店销售的下滑,拉低单位坪效,降低利润率。看上去四处开花的门店布局也很容易造成一种欣欣向荣的假象,导致品牌创新动力不足,一不小心就会来个“温水煮青蛙”。
像这样成为商场“标配”最终日子渐渐不好过的,快时尚不是第一个。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大概十年前,几乎所有商场的服饰楼层都会有ONLY、VERO MODA、JACK & JONES的店铺,女鞋楼层也都会有百丽、天美意、他她、思加图等百丽系品牌专柜。现在你再去看,店铺或许有的还在,但位置、面积、销售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在一些核心商圈的主力商场里,它们俨然已成为边缘化、可有可无的“鸡肋”。新近成为商场“标配”的餐饮,去年也只有20%实现了盈利,余下的都处于亏损或是勉强保本的境地。
从本质上说,商业零售品牌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个标准化的产物,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个性消费与品牌分化更是加剧了其“非标”的属性。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但对于单一品牌来说,生意却也肯定会越来越不好做,越来越需要动脑筋、拼创新。
2018年,杭州又会有一大批购物中心开业,希望这些新商场里千人一面的“标配”少一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花样多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