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将组建合资公司,建设并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当这条新华社报道从海外“呼啸而来”传到张林松的耳朵时,他显得很兴奋,“这对轨道交通产业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张林松是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公司正迎来“业务爆发期”,每年年产值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而光明铁道正是浙江轨道交通产业的一个“缩影”。“据我了解,浙江企业涉及到高铁的,加起来快50家了吧。”张林松透露,高铁行业门槛高,浙企多以生产零部件为主,“但你不要小看零部件,这是高铁的支撑,核心技术恰恰都在零部件中。”正如其言,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高铁零部件的“隐形冠军”,就出自浙江。
高铁出海,浙企争订单
一辆列车,光零部件就有四五万个,小件如紧固件、轴承、接头,大件如轮对、车门、牵引逆变器、转向架等等,催生出无数个细分行业,在这些细分行业中,“哪一行你能做到市场第一,都一口能让你吃成个胖子。”一位业内人士称。
浙江在高铁细分行业中做到第一的企业不少,晋亿实业的高铁扣件、永贵电器的连接器、光明铁道的轨枕等等,这些企业在全国高铁建设中分到了一杯羹,更大的一杯“海外羹”,在等着他们。
在国内高铁架构基本铺设完成的情况下,更多人把眼光放在了海外。尤其是美国的订单,更为重要。“如果拿到美国这张通行证,说明我们的技术和建设水平得到了高标准的认可,更有利于在其他国家的推销。”该业内人士称,事实上,高铁这样的产业输出很容易碰到壁垒,即便是这次中美双方国家层面签下的“意向书”,后续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疑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全球订单很可能会随之而来。”
“我们很早关注了这个信息,虽然这次未必能参与美国高铁的建设,但我们前期已经在做准备。”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王国俊告诉记者,今年晋亿成立了销售物流公司,产销已完全分离,为接大订单做足了准备。目前晋亿的订单量称不上太饱和,作为中车的供应商,晋亿的步伐一般都是跟着这些央企“出海”,“我们自己也有海外业务,不过还是跟着央企走出去为主。”
在浙江天台的另一家高铁企业,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纪军最近几天都是“连轴转”。他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中国要在美国开建高铁的信息,“我对高铁的出口长期看好,未来3年内,国内高铁产业会迎来一个高峰。”
除了装备制造业,还有高铁建设参与方,浙建集团透露,他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海外业务。“如果美国这一单拿下来,就是一个标杆作用,意义非同小可。”浙建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在对外工程建设中,浙建集团也秉持着“借船出海”的战略,和一些央企合作,“如果要靠自己单枪匹马在外单干,打开局面还是比较慢。”
在5年前省发改委做的一次摸底调研中,有一个问题是浙江轨道交通企业无法回避的,多数企业基本上都是为中车、中铁提供配套,企业各自为营,产业链效应、规模效应都没有形成。“能不能在借船出海的基础上,抱团出海?”既然时代的契机已经来了,嗅觉灵敏的浙商,是否能从零部件逐渐整合成“整件”?这需要协作机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帮助。
配件国产,巨大蛋糕可期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国对高铁配件“国产化”的重视,为浙企打开了另一扇窗。
永贵电器是最早为国内大项目提供替代国外进口产品的企业之一。1979年永贵电器开始为国内的铁路运输提供车辆连接器,在那以前所有的连接器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目前永贵在连接器市场上有30%的份额,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从无到有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但如果你喝到了头口水,前景也是无限的。”范纪军称,永贵也是“慢慢熬出来的”,这个过程走了30多年,“高铁的安全性要求太高了,在产品没有达到那个技术水平之前,哪敢轻易用?”
光明铁道曾填补了浙江省无生产350km/h高速铁路轨下产品企业的空白,主要生产轨枕、岔枕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产品。晋亿则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成套高铁扣件系统供应商。王国俊告诉记者:“举个例子,有一套紧固件原来从德国进口要1000多元人民币,现在我们生产的只需300元到500元,已经完全取代进口产品。”
“今年的业绩是最好的。订单源源不断。” 张林松称,公司在手的订单可以生产2年不愁销路。作为华东地区生产资质最全、品种最多、产能最大的铁路轨下产品生产企业,光明铁道的产品覆盖了全国20个省市,远销南美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