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做老百姓看得懂的展览
2020-05-18 14:49:01杭州网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鼓励社区和博物馆从业者拥有多样化的观点,鼓励博物馆利用展览和讲故事的方式克服偏见。

当今社会,行业五花八门、知识指数级增长、新事物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大众,注意力总是有限的,“博物”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的博物馆应当成为文化传播和教育的纽带。在众多的博物馆中,专题性博物馆近年来异军突起,从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科技等不同的视野展开,为大众讲述多元化的故事。与宏大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相比,专题性博物馆的讲述或许别有天地。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宝藏采访到了杭州三家专题性博物馆的负责人,从他们各自的定位和视野,去观察博物馆的多元化价值。

曾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可以从博物馆开始。

良渚博物院外景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得名,距今5300年-4300年,是我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星。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是一座专门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

良渚博物院由英国著名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设计理念来自良渚文化的成组玉锥形器,博物院的长方形外形,就像“一把玉锥散落地面”。自2014年周黎明到良渚博物院工作以来,他一直见证着这块土地的巨大变化:2017年8月14日,良渚博物院因陈列改造提升需要闭馆,经过315天改造,2018年6月25日重新开馆;时隔一年后,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

本身已是艺术品的良渚博物院,自建馆来就成为人们去余杭游玩时的“网红”打卡点,在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后,观众量更是明显激增。

展厅内部

2018年前,良渚博物院每年的观众量在40-50万人次左右,重新开放后,截至2019年底,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观众量已经超过200万人次。在人流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观众的结构也在变化,周黎明显感到外地游客多了。“一些旅行者经常拎着旅行箱就过来了,这在以前是很少看到的;还有就是国外的游客多了,这是申遗成功带来的影响。良渚遗址已经不仅仅是浙江杭州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共同宝贵财富。”

提高下的普及和普及下的提高

在周黎明看来,专题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相比较,虽有短板,但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更专业细致外,在受众群体上,专题博物馆也更具针对性。

展厅内部

在展览策划上,周黎明认为专题博物馆应该更强调外拓性。“综合博物馆展品器类丰富,应专注于‘收’。在众多展品中挑选出代表性器物,展览展示;而专题博物馆则应专注于‘拓’。因展品数量的局限性,需千方百计来挖掘有限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才能做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性展览。”

以良渚博物院为例,考古学领域里的良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小众文化,虽然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但和现代人的生活并没有特别高的契合度,如何实现小众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做老百姓看得懂的展览,是良渚博物院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 

1934年-2017年

周黎明始终记得张忠培先生概括的一句话:提高下的普及和普及下的提高。大众考古的追求,是以考古启迪大众之智,应该实行提高前提下的普及。如果“提高”是源,那“普及”就是流,源头不竭,水就会长流。改造后的2.0版良渚博物院抓住了现代人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展陈设计突破以往博物院的传统模式,将3D打印技术、球幕影院、VR游戏等“黑科技”融入展厅;在展板设计上,为了让各个年龄的观众都看得懂,良渚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查阅无数资料,把冷僻的学术语言转化成通俗语境,别看只有短短几行字,其实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展馆内部

钟家港古河道出土的良渚先民人骨,距今已有5000年,三维技术科学复原生前容貌

展板设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良渚文化玉器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鬼斧神工的“微雕”工艺,有一些纹饰,细致到甚至需要打开手机前置电筒,从特定的角度望过去才能显现,但普通展柜因玻璃反光严重,往往会影响观展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升级后的良渚博物院从德国引进了全球最顶尖的汉氏专业展柜,它的低反射玻璃设计,可确保观众在观展或拍照时完全不必担心再有反光“骚扰”。

低反射玻璃设计,观众能清楚看清每一个图案及纹饰

博物院还特别关注外界对良渚文化的看法,通过跨领域合作,介入市场的手段,找到更多资源和力量,帮助科普性转化。“目前我们正在和某著名首饰品牌接触,尝试把极美的良渚纹饰设计成戒指、耳环、手链等饰品,和现代人的时尚结合起来,吸引更多人了解、关注良渚文化。”周黎明介绍道。

以良渚文明为主题的展览,每年都会以二至三次的频率出省展出,在周黎明记忆中,有两个展览其印象颇深。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现场

2015年,良渚博物院和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过一场名为“权力与信仰”的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此展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策划。这是良渚贵族墓葬反山M20首次进行整墓展出,此外,对良渚古城历时8年的考古探索成果,良渚玉琮及玉器纹饰也进行了系统展示。“展览内容非常专业,在北京大学的师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考古的热情。”

“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现场

另一个展览是2019年7月在北京故宫武英殿举办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展览汇集了玉琮、玉璧、玉钺等多种良渚代表性玉器,完整、系统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国家特征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这是作为世界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以全新身份首次向公众亮相,也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良渚玉器特展,故宫博物院特别重视,特地把武英殿的整个院落,包括正殿和东西两个偏殿,以及耳房全部腾出来做展览空间。

“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现场

如果说“权力与信仰”展览的学术性更强,那“良渚与古代中国”的展览则更活泼生动。“整个展览调集了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有关良渚文化的玉器,包括后世仿良渚风格的玉器,共有260多件(套)同时展出,在良渚玉器的展示上是相当全面的。”

为了让老百姓看得懂,在展陈上,良渚博物院的布展团队做了一定的学术转化,把展板上的图文都进行了凝练,呈现出简明扼要的风格。他们还在展览中运用了“黑科技”的展示手段,配合良渚古城的沙盘模型做了一个1分40秒的动画展示,从古城的创建过程开始讲故事。“我发现这样的展览方式,青少年们特别喜欢。”有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这也是对整个良博团队极大的鼓励。

▼延伸阅读▼

风骨流芳 山高水长…追忆张忠培先生

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这样防汛

“浙里”光影,“云看”文博|良渚博物院:走近5000年前的中华文明原点

↓ 见 下 页 ↓

来源:宝藏(ID:zjbaozang)    作者:柯兰兰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公
杭州男子3天偷走5辆车 被捕后竟称"很开
买遍全球!杭州城东开建一条综合性国际商业
省建设厅出台《住宅全装修工作的补充通知》
国际博物馆日浙博五大主题活动来袭
蛇“闯”农家 蝠“闹”民宅 狗“扰”安宁
易腐变有机肥 垃圾处理神器在翠苑走红
张家界翼装飞行失联女大学生被找到 已不幸
韩殡葬师太平间偷金牙,自称收入不稳定生活
武汉一3岁男童从10楼坠落 坠入绿化带生

杭州影像


文博小学 市心小学...

晚稻机插

世界旅游联盟博物馆...

幼儿园门口的斑马线...
在众多的博物馆中,专题性博物馆近年来异军突起,从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科技等不同的视野展开,为大众讲述多元化的故事。展厅内部在展览策划上,周黎明认为专题博物馆应该更强调外拓性。宝藏: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良渚博物院有什么展览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