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北岸有不少带“堡”字的地名,乘坐325路公交沿江而行,就会听到“二堡”、“三堡船闸”、“五堡”等报站,这些以“堡”为名的站点是怎么来的呢?杭州有没有“一堡”?在哪里? 有人说“堡”相当今日的“碉堡”,是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所建,但是,经考据,明代以前,钱塘江边并没有以“堡”为名的地点。 其实,这与清代管理海塘的营汛组织有关。 钱塘江涌潮好看却难防,两岸从秦始皇就开始兴建海塘,并且屡建屡毁。为此,宋代专门建立了一支维修海塘的队伍,还设了“修江司”、“修江所”一类专职机构。 清《浙江全图》(局部,上东下西)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有清一代,杭嘉湖平原日益重要,作为防卫此地区的海塘受到空前重视。雍正八年(1730),仿黄河的河防例制,建立营汛组织,先在北岸设海塘千总、把总,率兵丁200余人,分段看守。从此,海塘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到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奉旨来浙通盘考虑海塘形势,认为管理人员过少,即奏请设“道员”(海防兵备副使道职衔,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干部)专管,并增加管理人员到一千余人,沿北岸海塘,从庆春门八仙石至平湖金丝娘桥,分左、右两个“营”共十二个“汛”驻守八仙石(头堡)、章家庵、翁家埠、观音堂、老盐仓、靖海、镇海、侌里亭、尖山、澉浦、海盐、平湖,每个“汛”设立堡房。派兵轮流看守,巡查照看,随时修补。当时,仁和、海宁一带建了堡房四十间,海盐建造有二十间。
之后,“营”、“汛”划分和员兵人数,均随河势变化而有调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北岸共设七汛九十四堡,成为定制,一直保持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塘制改革为止。之后,设立“海塘工程总局”(今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海塘巡警局”和“塘工议事会”三套机构的管理模式。 《安澜园至杭州府行宫道里图说》(局部) 清乾隆30年至45年(1765–1780)绘制,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杭州省城、海塘、府学图》(局部,上东下西) 乾隆49年(1784)绘制,大英图书馆藏 原先,各个堡房都标有地名,那为什么后来又用“堡”做地名呢?推测可能是原来所标的不少是堡房附近某个地方的名字,有的时候,必须知道堡房的确切位置,于是,干脆就以堡为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堡房附近人口增加,像杭州的七堡、九堡甚至发展成了集镇。原属海塘管理人员专用的“堡”也就被居民采纳作为地名。杭州和海宁的公路,过去基本利用海塘建成。沿公路行驶的公共汽车站,凡没有合适名称的,多以堡作站名。
↑海宁的“堡”《安澜园至尖山起座道里图说》(局部) 清乾隆30年至45年(1765–1780)绘制,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需要注意,杭州、海宁两地的“堡”是分别独立编号的,所以杭州有“二堡、三堡…”,海宁也有“二堡、三堡…”。
《钱塘江沿岸图》(局部) 乾隆40年至嘉庆14年(1775–1809)绘制,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杭州沿江的各“堡”的“头堡”在“八仙石”,据顾国泰在杭州日报文《范公塘·百步塘》: 一直在写江干历史的周永祥先生说:清咸丰时,因钱塘江河床南移,北岸水退,范公塘便如同宋代的走马塘演化成今机场路一样,渐渐成为秋涛路的一部分,该路上有乌龙亭,亭侧的孔雀大厦建在乌龙庙遗址上,乌龙庙南面,为范公塘大致方位。
《杭州省城、海塘、府学图》(局部) 乾隆49年(1784)绘制,大英图书馆藏 《安澜园至杭州府行宫道里图说》(局部) 清乾隆30年至45年(1765–1780)绘制,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研读清代《杭州省城、海塘、府学图》,及《安澜园至杭州府行宫道里图说》,“八仙石”在范公塘略西北侧,据此,“头堡”当在秋涛路孔雀大厦略西北偏东的位置。
综上所述,海宁和杭州以“堡”命名的地名是由管理海塘的“堡房”名称演变而来。堡房,是海塘“营”“汛”管理体制中,守兵轮流值班看守、巡防时,歇脚和存放工具之所。 本文改编、整合自周潮生的《钱塘江边诸堡地名的由来——兼述清代钱塘江海塘设营置汛始末》 ▼延伸阅读▼ 杭州隐秘地图之:范公塘·百步塘 揭秘萧山科创中心的“X字号”碑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