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特使计划进入第八个年头 这个夏天我们与更多爱西湖的青年人相遇 走过八年,为历届特使爱西湖的情怀感动 展望未来,我们会一起携手 在2019年7月21日举行的第七届西湖文化特使闭营暨第八届西湖文化特使学员集训营开营仪式上,第七届优秀西湖文化特使潘航及第八届西湖文化特使学员代表钱文婧作为代表发言,他们的发言感动了在场很多人,以下是他们的发言回顾。
大家好!我是法国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的潘航。很荣幸能代表第七届特使发言。
一年前的今天,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怀着期待填写了报名表,怀着忐忑参加了面试,怀着激动来到了这个集训营。转眼间,西湖的荷花又开了,你们来了;一年后的我,从台下走到了这一步之遥的台上,仿佛看到了当时我们第七届特使们同样的赤子情怀。现在我作为往届特使的一员向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故事。 我生长在杭州,现留学于法国,是一名海外特使。 上个月由西湖遗产监测中心举办的西湖申遗成功八周年的文化沙龙活动中,王其煌老师和我们特使分享了申遗过程中如何让外国专家理解西湖文化的趣事。他笑谈,在外国人看来,法海降妖除魔应该是正义的化身,为什么反而是反派呢。现今国际化大背景下,如何将西湖文化介绍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王其煌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他会尽自己所能,将西湖文化传授给我们,而我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从第一届,到如今第八届的每一位特使,都是西湖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者与阐释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使的队伍一年年壮大,西湖文化的种子也在各地生根发芽。我将特使的公众号加上星标,阅读推文后点个在看;我将特使故事分享给周围的小伙伴,推荐他们报名加入。今年的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与6位海内外特使举起特使logo,拍摄并制作了一个“朋友圈15秒小视频”,在世界各地为遗产日应援。线上线下不是问题,我们能做的事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和热情,我们的背后永远有其他特使和老师们的帮助与支持。不怕能不能做,只有你敢不敢想。
相信有一部分在座的新特使在今天之前就对我有所印象。从特使,到面试官,再到集训营期间的班主任,我很荣幸,也很感激组织对我的信任。有一个词对我感触颇深:薪火相传。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老师们的努力,更离不开每位特使在走出集训营后,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招募工作的成功汇聚了许许多多在场与不在场老特使们的幕后付出,集训营中你们是第八届预备特使,集训营后你们就是文化传播与组织发展的生力军。 我也是第七届摄影剪辑部的一员。我们在集训营外,相约一起爬上宝石山,在西湖周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将拍摄的内容剪辑成宣传片《特使带你走西湖》,不仅希望能够留下回忆,也希望能激发更多人对西湖的好奇。提前透露一下,今年除了摄影剪辑部,还会有四个部门等待着大家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七月绚烂的夏天,让我们尽情享受西湖之美,让我们把青春与西湖维系在一起,也让我们用最火热的激情与智慧,把西湖之美,传播地更广、更远。
大家好,我是钱文婧,现在是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的一名学生。很高兴能有机会代表新一届的特使学员在这里发言。
千禧年春节,我的人生在湖滨的一个大院里开始了。尽管后来搬家数次,还因为上学的原因离开了杭州,每当别人问起我在这里最喜欢的地方的时候,我还是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南北山路。”我人生最初的时光是在这两条路上度过的,坐在爸爸肩上,一路从家里往湖边逛,去看荷花,去喂鸽子,去孤山的草坪上晒太阳……那时候房子很小,但并不觉得拥挤,因为背后有西湖,西湖就是我第二个家。 去了北大,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未名湖,因为它身上有那么一点西湖的影子,是让我在陌生的城市和繁重的学业中能够安下心来的东西。我在上海念书的同学也曾在期末季这样给自己打气:“马上就回家了,没有什么问题是西湖解决不了的。”听上去可能有点夸张和疯狂,但这就是我们心里的西湖,她的美是包容的,也是治愈的。但是前段时间我看到某知名刊物发表的文章,认为山水秀丽的杭州难以甩脱那种”消磨意志的生活气”,终将是一座旅游城市而已。我们的“西湖情结”在作者看来也不过是小家子气的“恋地情怀”。我并不为作者的异见生气,但我为他对西湖文化的片面了解感到惋惜。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并不都来自杭州,可能也只是对西湖感兴趣。但我之所以常把西湖和杭州放在一起讲,是因为这二者是不可分的。杭州包容着西湖,城市生活与山水自然在其中紧密交融;西湖则涵养了杭州,影响了城市中人的气质、精神和生活态度。我当然承认西湖作为5A级景区的旅游价值,也承认她是闲情逸致绝佳的落脚点,但西湖远不止于此。 西湖文化不仅仅是山水那么简单。西湖的背后有一片土地的故事,有数个时代的变迁。沉醉于此的文人墨客有他们的故事,在这里为官为王的人有他们的故事;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有他们的故事,从这里匆匆路过的人也有他们的故事。那座山,那座塔,那座碑,那亭台楼阁都是见证者;那首诗,那支歌,那段戏,那笔墨纸砚都是诉说者;那棵树,那片草,那泓泉,那花鸟鱼虫都是参与者。西湖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它所承载的东西是隽永的,是唯一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方精致的赏玩之地。西湖文化也不是仅仅关于景观的文化,而是关于千百年来人与西湖如何相互塑造的文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西湖带给我的财富是“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的生活理念,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珍贵的生活哲学。我学会脱下学业和工作的包袱,跳出钢筋水泥的桎梏,去走近自然,走进内心;学会慢下脚步去欣赏美,摒弃功利至上的驱使,去发现被忽视的问题。我的父母是来自东海之滨的新杭州人,西湖和这座城市对他们的影响又不一样;对那些来杭旅游的游客,来杭追梦的异乡人,在异乡的杭州人,甚至是外国人而言,西湖的影响又可以有千千万。 正因为杭州城里有这样一片山水,才有这么多生活在其中的人会去关切那些“软性”的东西。西湖的残荷该不该多留几天,西湖边的古迹该如何保护,西湖里的鸳鸯有没有飞走……是的,这些问题对城市和人硬性发展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但它们所凝聚的是我们对人文环境,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责任感。
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点。从一个杭州人的角度出发,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我的家乡,能喜欢西湖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她的文化。但通过学习、研究、推广西湖这一世界遗产的文化,我更想去加深的,是我自己和其他人对文化和自然的重视。何为世界遗产?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在每一处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背后,都不仅是历史和自然的积淀,不仅是前人为我们铺垫的财富,更是今天我们对这些意义和价值的重视以及为保护、发扬它们而付出的努力。我希望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去好好体会,去理解这些意义和价值,学会去尊重和保护这些价值,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说一句“旅游景点而已”。 最后,我很感谢有这样一个契机,可以在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们、前辈们的带领下,和来自各个学校的,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了解西湖文化,为西湖也为世界遗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工作! ▼延伸阅读▼
来!加入WLA,西湖文化特使计划,当一名西湖百晓生 原地旅行: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边有一条文旅线带你穿越南宋 走完全程约需1.5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