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晨 《西湖之夏》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3
在这个国家特别行动中,狮城、贺城,首当其冲;茶园、威坪、港口,无一幸免。世世代代在这里耕农桑,勤商贾,兴学堂,繁衍生息,歌舞升平的古城百姓,突然间被告知:你们要迁徙,要移民,要离开故土,要背井离乡……
浙江要发展,国家要富强,没有动力不行。动力从哪来?唯有新安江。
我们的人民是最善良的人民,我们的百姓是最忍辱负重的百姓,我们的群众是最识大体顾大局的群众。新安江水电站从1956年8月开工,到1959年建成蓄水,期间陆陆续续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大规模迁徙,近三十万新安江人为国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移民”,成了沿江两岸的古城居民辛酸悲壮却又必须去面对去承受的集体行动。
在这过程中,几十万人口的迁徙,几千座村落的消亡,一座座古城沉入水底,一个个家庭背井离乡。祖宗的坟茔带不走,世代的老屋扛不起;千年踩踏的街巷撼不动,辈辈形成的习俗掰不断……古城人因为移民,身心所受到的震动与创伤;在陌生的异地重建家园,遭遇的种种艰难与痛苦,这一切,不是亲身经历这场几乎被连根拔起的迁徙的人,绝对无法想象。
4
新安江水电站这一雄伟壮丽的工程,需要无数块垫脚的基石;千岛湖那片碧波荡漾的湖光山色,更是沉入水底的古城用血肉之躯托举起来的美景。这样的牺牲,如此的奉献,我们怎么能够忘记?
今天,来到千岛湖,了解了千岛湖前世今生的人们,大多都想祭奠一下沉睡在水底默默无声的古城。可是,到哪里去寻找通往水底古城的隧道呢?
幸运的是,一座由迁徙移民新建的镇——姜家,富有情怀地投资兴建了一座“狮城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一张张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照片;一幅幅展现出狮城旧日风土人情的画像;一座座由众多原狮城居民共同回忆创作的狮城楼宇、牌坊、园林、古宅的模型;以及大量的砖雕、石雕、木雕和家具、器皿、生活用品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水底古城原来的音容笑貌。
虽然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狮城博物馆,却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所有沉入千岛湖水底的古城的整体风貌。它提醒每一个被千岛湖的美丽迷醉的游人:请不要忘记千岛湖水底古城的名字,不要忘记为千岛湖今日的风光,做出巨大奉献和牺牲的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