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办法总比困难多 穿防护服,对赵雪红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 在抗击埃博拉时,赵雪红每天都需要穿上四层防护隔离衣,穿脱共有36道程序。而且利比里亚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达30多度,在这样的高温下,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几分钟后,浑身就会被汗水浸透,等到脱掉隔离服时,手套、雨靴中都能倒出汗水。 “相比之下,我们这里的条件好多了。”赵雪红笑着说,“而且我戴N95口罩特别密闭,一点都不用调整,他们都开玩笑说这个口罩就是按照我的脸型设计的。” 赵雪红的乐观,帮助她一路走过艰险,却始终斗志昂扬:“我们就是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出现问题了先找找看能不能用最简易的办法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嘛!”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也是这么做的。“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就是禽流感时我们发明的,当时发现大家穿上防护服谁也认不出谁,就想到了写名字这个办法。” 新冠肺炎患者经常会咳痰,痰液里会带有病毒,必须放入密闭的容器里丢弃,但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的密闭容器,怎么办? 赵雪红“看上”了病房里司空见惯的的利器盒,这也是护士很容易拿到的。“我们就拿空的利器盒,在里面倒入消毒液,然后把包着痰液的废纸丢进去,用时打开盖子,不用时旋紧盖子,使用方便,又避免痰液暴露在空气中。” 病房与检验科、药房等其他科室之间需要来回运送标本、药品等,为避免交叉感染,之江院区的物流系统全部停止,改由人工运送,但在这个非常时期,很多物业工人都是新招的,和病房从来没有配合过,再加上工人不可进入隔离病房,怎么办? 赵雪红和物业部一起“筹划”了起来:在电梯口两边各放一个放置标本箱的架子,用大幅标识注明好各自的功用,再装了一个门铃,另一头连着护士台。“我们还有暗号,比如按几下门铃意思就是把血标本带走了。”说到这里,赵雪红哈哈大笑,她说特别感谢各个部门的帮助,是大家的通力配合,才能帮助她们在前线安心“作战”。 专业,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小心管子,注意!一、二、三,翻!”ICU里,7个医生、护士围着一位90岁的患者,老人氧饱和度下降,他们正将老人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 “情况还是不好,上ECMO!” “13床情况也有变化!” …… ICU里,险象环生。随着全省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不断转运至之江院区,现在,赵雪红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ICU里,与她的老搭档、一起抗击过H7N9、埃博拉的ICU护士长高春华再次“并肩作战”。 “每天都像打仗一样,ICU的护士工作强度非常大,动脉穿刺、各种监测……她们需要进行很多精细化的操作,而且ICU里的患者情况都是非常危重的,感染风险也就更加高。”赵雪红说,“大家都问我们怕不怕,其实怕是因为心里没底,越是这个时候,就越需要专业的能力、专业的知识、专业的防护来护理患者和保护我们自己。” 在护士长群里,还有多个钉钉群里,赵雪红三番五次强调,各位护士长必须要严格监督每一位护士的防护工作。在穿脱防护服的各个区域里,赵雪红也用非常大号的字体贴上了该做的步骤。“这也是埃博拉的经验,会有一些人从来没穿过防护服,再加上紧张,可能会忘掉步骤,必须要用非常明显的标记提示她该做什么。" “不仅是防护,还有你的操作是否规范、你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这不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你自己的保护。”赵雪红不仅对自己这样要求,对下属也是这样。 李琴是急诊科的护士,此次疫情中她被派往之江院区发热门诊。“她要求我们不能只是知其然,还必须要知其所以然,她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专业地完成各项操作,才能跟得上医生的指令,这样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李琴说,“我们基本都被她‘骂’过,但是‘骂’完之后,我们确实觉得她说的有道理,而且她是真心想让你快点成长。” 为此,赵雪红也非常鼓励护士们去进行培训、参加比赛、提高技能。“她唯一一次没有上前线,就是刚好陪我去台湾参加一个品质管理比赛。”李琴说,“我听到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念叨‘为啥刚好我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