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首席记者 杨丽 2000年,柴招兰从江西德兴老家到杭州来做保姆。2003年春节一过,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有肿瘤。 16年过去了,66岁的柴招兰心里一直对杭州的两个人念念不忘,她拨通了快报热线,“我一直记着他们,我想找到他们。” 这两个人是柴招兰的东家。 19年前第一次外出打工 柴招兰经历也算坎坷。 1991年,她38岁时,丈夫生了病,说走就走,留下两个儿子,一个16岁,一个12岁。 柴招兰当时在老家一家造纸厂食堂上班,一个月大约70多元工资,丈夫去世前,因治病欠了单位1000多元,她要替丈夫每个月还25元,整整还了三年。 这点钱,怎么够撑起母子仨的生活呢? 家门口有两分地,种两季稻,到了收割季节,柴招兰白天上班,中午或者晚上去割稻;稻子交替间,柴招兰又穿插着种点青豆、空心菜,晚上剥豆,一个晚上剥上八九斤,第二天拿去卖个二三十元;一个星期去割一次空心菜,再挣个十几元,就这样靠一点点“外快”撑起了这个家…… 每个星期,等住校读书的小儿子回家,一家人才买点肉,她才沾点荤,再煮点梅干菜烧肉让孩子带上,可以吃上一个星期…… 转眼到了2000年,柴招兰47岁,大儿子一个人去广东打工,在广东找了份保安的活,小儿子也读大学了,当时江西一带到杭州来做保姆的妇女也多起来了,她跟着老乡到了杭州。 这是她第一次出外打工,也是她唯一一次出外打工。 查出肺部有肿瘤 家政公司把她安排到了杭州一户在紫云山庄的人家。 东家叫朱正中(谐音),当时60多岁,是柴招兰的第一个东家。 柴招兰去的时候,朱家还有个保姆,比她年轻点,是专门帮助带朱家孙子的,平时住在朱家儿子家里。 柴招兰是来照顾朱家两个老人的,做做家务搞搞卫生,包吃住,第一年每个月450元,到了第二年,每个月涨了50元。 每个双休日,朱家儿子全家过来,保姆也跟着过来,“我就要烧5个人的饭”。 在朱家做了两年,朱家孙子也大了,朱家打算留下一个保姆,“那个保姆年轻,动作比我麻利些,他们想留下她”。 2002年下半年,朱家把柴招兰介绍给邻居陈家,“正好他们家要找保姆”。 新东家叫陈乃荣(谐音),陈家儿媳妇怀孕了,柴招兰在陈家的工作,主要是做家务,顺便照顾照顾孕妇,一个月550元。 2003年,在老家过完春节,柴招兰回到杭州。 当年春天,正好非典来临,柴招兰开始咳嗽,“我以为是感冒”,又怕自己中了非典,东家带她去检查。 柴招兰说,在杭州做保姆这几年,家政公司都让东家安排她们每年做一次体检,“东家出钱带我去医院做体检”。 这次检查,医生拿着X光片问她,“你有没有得过肺结核?”柴招兰摇摇头,“你再去做个CT”。 看医生这么说,柴招兰感觉“情况似乎有点严重,我也没想到是什么病”。 隔几天,做了CT,医生告诉她,她肺部长了个东西。 柴招兰说,她当时还有几个月才到退休年龄,如果退休的话也就400多元工资,“我两个儿子还没结婚呢,房子也没有,我不劳动挣钱补贴给他们,他们没钱怎么讨老婆?” 柴招兰没跟儿子打招呼,也没跟陈家说,就悄悄办了出院手续,自己坐车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