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凌姝文 在杭州火车东站旁边,有一个大型的建筑工地,里面有600多位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就睡在工地的工棚里。
8月9日下午5点,眼看台风离杭州越来越近,站管委会紧急联系了杭州市总工会,请求支援,希望能给工人们找一个避风挡雨的安全之处。 市总工会决定把市职工文化中心三楼腾出来给工人们住。8月6日晚上6点多,大家陆续从工地的工棚开始“搬家”,住进了市职工文化中心。一直到今天上午,台风影响基本结束后,他们才会重新回到工地。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中有不少都是头一次遇上台风,不过,在市职工文化中心度过的近40个小时里,他们都挺放松的,纷纷给家人们报平安说:我们在杭州挺好的!你们放心! 8月9日18:00-20:00 杭州火车东站附近的工地一共撤离了12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一半被安排至笕桥中学,另一半被领到市职工文化中心避险。 吃好晚饭,老刘把手机、香烟揣进口袋,就和同班组的工友一起,前往避灾安置点。 离开时,他落在最后面,前面的工友逐一抵着钢板门走出去。如果有人接手慢了,门瞬间就会被风“拍”回门框,发出“砰”的巨响。 从工地到市职工文化中心,只有1公里多的路程,但他走得很忐忑,“我在想那里安不安全,能不能挡住台风。那么多人一起转移,想想就担心。” 这一晚,华润建筑的6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住进了这个临时避难所。尽管暴雨狂风肆虐,但看到了水泥大楼,他们就不怎么怕了。 找好了床位,老刘立马打电话向家人传递平安。 “我跟她们说,住的地方很牢固很安全,都听不到风声,晚上肯定能睡个踏实觉。” 8月9日19:00 老刘一行来到市职工文化中心三楼。那里的大厅和过道将成为他们临时的“避难所”。 因为人数比较多,大家只能就地休息。地面铺上崭新的尼龙袋,他们将在这里临时过渡一晚。 老刘拍了拍要好的工友说:“逛一圈找个好位置。”他在连廊深处,找到了一块靠墙的位置,离窗户很远,老刘挺高兴。 老刘的家人都在老家重庆,只他一人背井离乡。以前在重庆,从没遇到过台风,他说,这次是他第一次遇上台风。 昨晚,他刚挂断报平安的电话,就收到了女儿的微信:“爸,拍张你们那的照片看看。” 老刘立马拍了好几张照片。在一张大全景的照片下面,他还打了一句话:你张叔叔说这里是杭州工人文化宫的新阵地,看这大楼挺新的,空调开26摄氏度不冷也不热。我们在杭州挺好的,你放心。 后来又陆续进来一两批工友,整个大厅混杂着各种方言。 “老娘,藕今朝有地脚困了,非要贼(妈,我今晚有地方住了,不要担心)。” “屋外刮多风,忒怕(屋外刮大风,太吓人了)。” …… 这一晚,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而言,是既激动又忐忑。报告完行踪的老刘内心很安定,绷了一天的心弦松懈下来,很快就打起了呼噜。 8月9日23:00 施工方项目安全员刘钊维想起一件事:明早吃什么? 这里有600多个人,因为平时干活起得早,大部分工人早上5点多就会醒了,意味着从这刻开始,离吃早饭只剩下6个小时。 左右一商量,包括刘钊维在内的五名小伙子决定为大家服务买早餐。 天一亮,刘钊维就带着一车小伙儿,建了个“包子大作战”微信群,踏上了寻找包子之路。 “唉唉唉,看到蒸汽没,这家店好像在蒸包子!” 刘钊维赶紧靠边停车,放下一名小伙,让他去等包子。他继续找目标,只要看到冒白烟的早餐店,就派一人去候着。 一小时后,他再原路返回,把小伙们连人带包子塞进商务车。就这样,他们成功凑齐了620多份早点,还多买了一些以防万一。 包子、馒头、烧麦、油条,大家提着一袋又一袋热腾腾的早点回去后,一个个派发。 看着所有人都吃上了早点,刘钊维咧开嘴笑了,“很有成就感。” 8月10日8:00 对于长期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工人们来说,这是相当空闲的一天。 林登秀在避险时,还带上了洗面奶,所以慢慢地洗起脸来,“平时太阳晒得多,今天空,可以好好打理一下。” 旁边的贵州老乡开始绣花了,针脚特别细密,能看清牡丹的层次渐变。洗完脸后的林登秀,开始绣起了鞋垫。 她说,绣好了给家人用。 从前一天晚上6点多到现在,林登秀已经绣好了一双。花色是她自己想的,选了红黄蓝三色,呈锯齿状。 “一针寄相思,一线描情丝,在贵州苗族,几乎所有绣片都是会说话的。我虽然不是苗族人,但家在贵州,所以每一次绣花都能想起家人。”林登秀说,这些鞋垫她绣好后要寄回老家给12岁的女儿。 8月10日11:00 那么多人的吃饭是个大问题。 在订好了盒饭以后,“把食堂腾出来,让大家能坐着吃饭”,市总工会的物业管理人员整个上午都在忙活。 不同于早餐吃的点心,中午的盒饭有饭有菜。600多名工人按班组分成8个批次,轮流去员工食堂就餐。 穿着绿马甲的施工方负责发盒饭,4名市总工会的保洁人员在一旁待命,看到哪一桌离场了,就去把桌子抹一遍。 现场井然有序。 轮到吃饭的工人也很自觉,吃好就把盒饭随手带走,丢进门口的4个大垃圾桶,也不在座位上耽搁时间,马上就让给后一批就餐者。 物业管理人员麻工说:“吃完后,我们只安排了1名保洁扫地,因为地面基本很干净,很难见到汤汁残羹的影子,大家都井井有条的。” 8月10日18:00-20:00 有些人开始想“家”了。 睡在电梯口附近的小周,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看起来心事沉沉。 市总工会和市工人文化宫派来巡视的安保人员看到了,担心他是不是生病了,便过去问:“你不去吃晚饭吗?” 小周摇头,称自己认床,因为没休息好所以也没什么胃口。他这会儿有点想念工棚了,他们平时五六个人挤在一间,安排了上下铺,他睡在下铺。 “我们的工棚是那种可以拆卸的,像集装箱一样的房子。我第一次进来,就联想到动画片《哈尔的移动城堡》,还觉得有点酷。”不过刚进工地时,他跟现在一样,也睡不着觉。一晃5个多月过去了,房间里呼噜打得最响的就是他。 听他这么说,安保人员透露最新消息:“听说台风再过两小时就去江苏了,你们的工棚也还在,再歇一晚,明天就能回去啦。” 夜深了,加固的窗,把风雨声都挡在了室外。大家渐渐睡沉了。 新一天,台风将远离,他们也将回到熟悉的生活轨道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