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家法”背后有多少无奈?
罗保荣的家里停着一辆摆烧烤摊用的电动三轮车,三轮车后车轮下丢着一根长长的树枝。这根树枝差点就成了罗保荣教训女儿的“家法”。
罗保荣在纺织厂上班,两班倒。去年12月30日,罗保荣上白班,晚上7点多到家时,看到金子的书包在床上,人却不见踪影。老公也是刚回家,正在淘米煮饭。夫妻俩都以为金子和同学玩去了,没在意。可是,到当晚9点多,金子还没回家。
金子一年前开始用手机,罗保荣是知道的,但她居然一直没记住女儿的手机号码。“我只好打电话联系她要好的同学,同学说她坐别人的电动车摔跤受伤了,怕我们骂她,就住在同学家了。”罗保荣当时觉得,反正元旦放假,女儿在同学家住几天也没事。
这便是金子第一次离家出走,一走就是7天。那些天,罗保荣夫妇一直忙着上班,没顾上找女儿。罗保荣说,老公在洗沙场上班,两人工资总共5000多元,“不上班就没钱,请假会扣钱,还会辞退。”
1月5日,金子回家了。“她脸上有个大包,肩上有伤,新买的棉袄也破了。我气得想哭,她爸爸一个劲朝我摆手,让我不要骂他。”第二天,罗保荣带着金子去了卫生所,幸好金子没啥大碍。
1月7日,金子回校上课。当天上午8点多,刚上完夜班回家的罗保荣接到学校电话,因为金子旷课违纪,学校要她带女儿回家反省一周。
1月7日、8日,罗保荣都是夜班,从晚上7点到次日上午7点,她坚持把金子带在身边。“就让她坐我旁边,我编棉线,她看书,不许她睡觉。她也很乖,一晚上看了3本书。”
两晚过后,金子不想去了。“她说太累,我就让她休息了。”罗保荣悔就悔在没继续让女儿跟着自己,金子再次离家出走,一走就是13天。
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寻找金子,可没人知道她在哪。那几天,罗保荣哪有心思上班,憋着火地找女儿,她甚至折下一根树枝,摆在家里显眼位置,准备等女儿回来后痛打她一顿。
然而,当金子回到家,罗保荣没舍得打,那根树枝也就被藏进了角落……
“想上学”的她还会不会再犯?
金子就读的杭州林苑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有来自全国18个省的学生1000多名。
“我们的家长总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挣钱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他们几乎不管孩子。”副校长沈鑫觉得,眼下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重要,“孩子成绩差,家长会跑来跟老师吵架。”
关于金子,沈鑫觉得这孩子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没有课堂纪律,似乎还有早恋的迹象。”因此,沈鑫才会建议罗保荣带孩子去工厂感受父母的辛苦,“或许金子的思想会有所转变。”很可惜,这一招不管用。
从林苑学校到罗保荣上班的工厂要骑半小时电动车,为方便孩子读书,她将房子租在了学校隔壁。这几天,她上班路过学校,听着校内传来的读书声,心里很慌:“儿子初中读完就没上学了,现在到处打工。他跟我说,不要重男轻女,要让小妹念完高中。现在别人的孩子都在上学,我女儿却没学可上……”
罗保荣最近都在找学校领导沟通,但沈鑫建议让金子转学。“老师说我女儿和社会人员玩在一起,换个环境能收收心。如果继续在这个学校上学,那些人还会来找她。”罗保荣觉得此话有理,但还是感觉这是学校不愿再接收女儿入学的托词,“周边学校不收插班生,送回老家也不行,老家学校离家很远,坐车都要7元钱。”因此,罗保荣固执地希望学校能网开一面。
在罗保荣看来,只要金子能坐进教室,就能多识几个字。“我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她爸爸拿笔都哆嗦,写个名字能写3分钟。我们以前没钱念书,她现在能念书却不珍惜……”
在学校里,金子没怎么说话,她站在窗户边向外望。下课时间,同学们在操场上玩闹,有人望见金子,喊着她的名字,她挥手回应。
“我还是想在这里上学。”趁母亲不在,金子悄悄告诉记者。
在记者帮助协调下,学校同意金子下周一返校学习,前提是她必须承诺不再旷课,如若再犯,仍视为自动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