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馆这块“海绵”,是怎么呼吸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2-16 10:37   

坐落于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馆,可能很多人熟悉其中的公望美术馆,却不知道富春山馆的建筑设计创意。这个建筑群巧妙地运用了“海绵”技术,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生态效果。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块“海绵”是怎么呼吸的。

透水铺装、线式排水、蜂巢蓄水

实现自然“海绵”效果

走近场馆南大门,入口约2000平方米的地面铺装让人目不暇接。工作人员介绍,与以往地面铺装不同,这些仿沉积岩的透水铺装将地面变成了“隐形水池”,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短时间里的集中降雨,还具有“下雪不积水、冬天不结冰”的保暖效果。

在沿山馆外侧,还有一处900米砂基导水滤水边沟,采用新型的线式排水取代点式排水,实现加快导水、排水,还能过滤水中95%以上固体物质。在场馆外地下新建两座蜂巢结构硅砂蓄水池,实现雨水储存、净化、保鲜、循环利用等多重功效。

据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杭州市“海绵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富春山馆由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澍设计,最大特点是秉持取材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并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一体,抓住面源污染控制、雨水回用等重点,把“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海绵技术落实到位,实现自然存积、渗透、净化会呼吸的“海绵”效果。

海绵技术推广到城市项目

富阳已进行技术试点

杭州市“海绵办”介绍,除了富春山馆,富阳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还有“绿与灰”之说。所谓“绿”,是指绿化廊道、街心花园、公园下沉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绿地建设;所谓“灰”,是指雨水泵站、排水管道、调蓄水池、透水砖等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富阳区编制《富阳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将海绵技术逐步推广到城市排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住宅小区等各大工程项目中。“绿”字上,在鹿山、东洲区块新建住宅和公建项目中明确海绵指标,将小区绿地建成下凹式绿地,小区停车场、广场、庭院建设为坡向绿地等;“灰”字上,逐步将区内已建成的居住小区、公建项目、市政设施及工业园区硬化地面改造为透水铺装地面,增强地块“吸水”能力。目前,富阳已在三号渠、春南社区背街小巷等项目实施海绵技术试点。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馨 本报记者 余雯雯  编辑:李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