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记者 吴宛青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杭州又出台新举措。由杭州金融办牵头、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具体建设运营的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杭州e融”自今年5月30日上线以来,现已经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成为支持杭州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 变“企业找银行”为“银行找企业”,“杭州e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背后,和大数据的充分运用以及政策的支持分不开。 金融产品线上“超市” 充分满足企业需求 打开“杭州e融”的网页端,各大银行的融资产品一览无余,可以根据贷款额度、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等内容进行搜索。企业主通过线上简单的注册认证之后即可使用。 市金融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相当于提供金融产品的“超市”,目前有130多项金融产品,覆盖了企业方方面面的需求,像信用贷,人才贷,抵押贷款等。“考虑到企业对银行的金融产品可能不是特别了解,我们在平台首页还提供了快速融资的入口,企业输入自己的融资金额,担保方式,融资目的,项目背景等就可以发布公开的融资需求。” 该负责人还介绍,为了提高融资撮合率,“杭州e融”还推出银行“抢单模式”,一旦企业用户发布融资需求,多家银行可同时关注,企业用户可选择银行进行合作,有效缩短贷款获得时限。 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30日平台正式发布并完成融资第一单以来,截至目前,“杭州e融”已入驻银行机构35家,累计撮合融资供需金额9亿多元。目前,平台已经上线1.0版本,包括网页端,苹果、华为、小米、360等手机端App。 各部门数据联动,提高贷款成功率 除了使用便捷之外,融资便捷更是“杭州e融”平台的优势所在。 某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典型的轻资产类科创型企业,公司缺乏抵押物和有效担保,向银行贷款时频频吃“闭门羹”。今年,企业应用“杭州e融”平台发布了融资需求。通过平台的智能推荐,企业成功获得了某科技支行的授信。该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对这家科创类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了重新评估,随后决定给予公司100万元信用贷款,年化利率6.5%,期限一年,用于公司向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在‘杭州e融’平台上,我们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整合政务数据后提供给银行,让银行对企业有更为精准的画像。”市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也可以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增加信用贷款,从而减少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利率,提高信贷获得率,真正支持中小微企业。” 另一方面,该负责人介绍如果企业一直无法顺利融资,平台也会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尽可能地去告诉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将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平台 记者了解到,“杭州e融”平台已经实现了和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公共信息对接平台的数据对接,目前涵盖了市场监管、社保、公积金、不动产、欠缴费信息,红黑名单、行政许可等几百个项目的数据信息。 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加快“杭州e融”的应用,杭州市金融办牵头制定出台了平台建设实施细则、平台应用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搭建起从政府管理、财政激励、技术运维到安全保密、机构准入、产品准入等多维度的政策配套体系。目前,“杭州e融”已接入了市场监管、税务、不动产、公积金、社保、司法等多项数据,实现了融资需求发布、融资信息撮合、企业在线认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政策查询、统计分析、运维监控等多重功能。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平台将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如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通过多种渠道打通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