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记者 徐歆婷 一枚小小的芯片,里面却排列着上亿个晶体管,蕴含着沉甸甸的科技分量。在集成芯片领域,中国以往一直高度依赖进口,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澜微)却成功打破了“进口神话”,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如今,华澜微的存储控制器芯片业务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助力中国“芯”澎湃崛起。 年研发成本高达数千万元 “半导体产业不是单靠花钱就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是靠长期技术积累的结果。”在华澜微的企业发展法则里,技术是引领企业成长的主要动能。 华澜微公司副总裁周斌告诉记者,华澜微诞生于2011年。2012年,华澜微就自主设计了国内第一颗固态硬盘(SSD)控制芯片等存储控制芯片,这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做了十多年的技术积累。 十年磨一剑,这项成果的发布不仅意味着中国首次掌握了产业化制造计算机硬盘的核心技术,打破多年来的国际垄断,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国内产业应用中,企业有了更大的掌控权。 此后,围绕着这一核心技术,华澜微持续加码研发力度,逐步衍生了一系列产品,比如存储卡控制器芯片、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SAS控制器芯片等,已成为国内存储领域控制器芯片品种最为齐全的科技公司之一。 “华澜微一贯重视在新产品和新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每年我们在技术方面的投入都很大。”周斌说,华澜微内部的研发人员占总人数70%以上,年研发成本高达数千万元。 目前,华澜微正在努力攻克一项新技术——高端企业级云存储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和企业级磁盘阵列控制器芯片。这类芯片是搭建大数据和云存储系统设备的核心,它的作用好比“高速公路”,成千上万的存储介质通过这类芯片搭建成大数据系统。 “这项技术被美国两家企业所垄断,国内的大数据存储设备企业需要向他们采购这种关键芯片,产业命脉被掐在别人手里。”周斌说,华澜微正在努力研发此类芯片,如今关键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预计明年年中正式面世。 中国“芯”最重要的是产业化 近几年,中国半导体领域提到最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国芯”,而对于如何打造中国“芯”,华澜微有自己的标准。 “做芯片里的核心模块就像设计房间一样,整个房间是自己建造的,但里面的沙发、空调等细节如果都是买来的,这样算不上真正的‘中国芯’。只有沙发、空调这样的模块都靠自己设计,才能彻底解决国产化的问题。”这是华澜微创始人兼CEO骆建军对国产化的理解。 在周斌看来,中国“芯”最重要的是产业化。近几年,华澜微积极建设相关生态,从一枚小小的芯片起步,逐步将业务拓展至产业链上下游的存储模块厂商、服务器厂商、存储应用软件服务厂商、系统集成厂商,与他们展开广泛合作,推动产品落地。 作为杭州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华澜微对行业发展态势也有自己的期待。周斌认为,杭州给外界的印象一向是软件业发达,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却不及北京、上海、深圳先进,缺少大型企业。目前,政府在产品应用和产业落地中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很多政策,“这将是国家之福、民族之福、浙江之福、产业之福。我们应该对国产芯片有信心,在产业应用竞争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