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一个共同体“抱团”—— 持续带动贫困群众受益 “产业有扶贫效果,关键在于建立可持续的利益链接模式。”余姚挂职干部、兴义市副市长施建苗说。 7月的贵州黔西南,到处是盛开的三角梅。在兴义市则戎乡平寨村占地100亩的三角梅育苗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大棚和苗圃里忙碌。 三角梅是黔西南的州花、兴义市的市花,如今已成了当地的“扶贫花”。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余姚市投入资金500万元,引进兴义国有平台公司“黔农汇”,共同培育三角梅产业。 为让当地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发展成果,余姚将帮扶资金作为滚动扶贫发展资金投入公司。公司每年按帮扶资金的5%,保底分红给则戎乡7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项目产生效益后,贫困村、贫困户还能参与二次分配,直到稳定脱贫。仅去年底,就有149户共557名贫困人口拿到了首期入股分红。 “扶贫干部累死累活,经营主体左右观望,贫困群众无动于衷”——这是不少地方产业扶贫遭遇的困境。“避免这种尴尬局面,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利益链接模式,实现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相关、共同进退。”宁波挂职干部、黔西南州副州长田宾说。 近年来,在培育扶持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浙江在四川、贵州等地,逐步探索构建起“龙头企业+村级经济主体+农户”等利益链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分红、就业带动、公益岗位二次分配等方式,带动数百万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受益。 经过半年努力,从安吉县“远嫁”四川广元市青川县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已在当地形成千余亩现代化茶园。 “我们把帮扶资金量化为股权,让农户持续获益。”湖州吴兴区挂职干部、青川县副县长张文斌说,今年初,他们动员了20余户大户承包千亩茶园,并将总投资2100万元按每股1000元进行量化,其中村集体、贫困户、项目区非贫困户持股49%,项目产生效益后,农户按股分红。 除了入股分红外,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建立的扶贫车间,还让更多贫困户通过“家门口就业”,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今年5月,宁波帮扶建设的扶贫车间——贞丰一品布依灰粽加工厂,在黔西南贞丰县珉谷镇投用。这个生产航空食品的现代化车间里,高峰时每天用工100多人,日产灰粽2万个。 “除了直接用工外,我们要让整个产业链都能带动贫困户受益。”宁波海曙区挂职干部、贞丰县副县长黄列说,仅糯米、猪肉、板栗、粽叶等食材采购一项,已覆盖周边乡、村约200户贫困户。 在四川阿坝州汶川县,来料加工车间已经“编织成网”,除了县郊有总部车间外,32个乡镇、村都建起了分站,不仅配备了现代化加工设备,还培育了近40名来料加工经纪人。每周,来自义乌、兰溪等地的原材料运抵汶川,由经纪人运往各分站,村民领了货物回家加工。 “计件发钱,手快的人每月能赚2000多元。”金华挂职干部、汶川县副县长陈小建介绍,去年8月以来,这些来料加工车间已实现300余户贫困户就业,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做长一条产业链“深耕”—— 培育全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云贵高原向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黔西南州册亨县,是贵州五大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当地一直鼓励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但由于效益低下、油茶树老化绝育,油茶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很多种植户甚至砍掉油茶树,改种速生杉木。 米仓山南麓,四川巴中市平昌县有35万亩花椒基地,是川东北最大的青花椒产业基地。但产业基地分散,加工能力弱,一般都是销售原材料,附加值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好好的产业,为何发展不起来?一番调研后,种植方式低小散、深加工缺失、市场开拓能力低等问题逐一显现。 一个良种繁育基地、一个老茶林改造示范基地、一家茶籽烘干厂、一家茶油精深加工场……宁波江北区挂职干部、册亨县副县长吴益统介绍,一个产值10亿元的油茶全产业链条正逐渐形成,预计能带动全县4000多户种植户脱贫增收。此外,宁波还扶持培育当地龙头企业,选派专家组常驻企业3年以上,从选育、改良到加工、销售,进行全方位指导。 在平昌,一个占地面积100亩的花椒“综合体”里,不仅有全国首个青花椒交易中心、花椒展示馆,还有多个花椒精深加工车间,干花椒年加工、交易能力可达10万吨以上,年盈利可超4亿元。去年,平昌还通过青田的华侨资源,往海外销售花椒1.6吨。“通过联建园区、联动营商、联盟扶贫,两县优势资源融合互补,共同做长产业链。”青田县挂职干部、平昌县副县长潘娅红说。 俗话说,“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千万”,但产业终究要自己闯市场。当帮扶干部踏上归程、帮扶政策不再持续,这些产业能否持续运转?这是攻坚阶段扶贫干部面临的新考验。 记者走访看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过程中,浙江始终聚焦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找到合适的脱贫产业后,纷纷开启组团式帮扶,进行全产业链的培育提升,为帮扶地注入持久的发展动能。 在阿坝州茂县,玉环市挂职干部、茂县副县长陈方岳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从位于河谷地带蔓延到海拔2500多米的“茂县李”种植园产业带。通过产业链改造提升,小小青脆李走向了大市场。去年,玉环、温岭投入1100余万元,在产业园里修田间道路、堡坎、蓄水池,还在县城建起包括分拣、深加工、物流仓储、电商销售各环节的产业园,一改青脆李粗放生产、管理、销售的发展模式,产品附加值迅速提升20%以上。通过搭建一户一码电商扶贫平台,今年1月至7月,全县销售农特产品15.6万斤,销售额121.6万元。 在黔东南雷山县郎德镇杨柳村食用菌产业园,占地2700多平方米的深加工基地正在进行投产前的各项准备。“与杭州‘百草味’的合作已基本谈妥,他们将负责所有脆品的销售。”产业园负责人滕永福说,有了深加工基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真正打通了从菌种培育、菌菇生产到仓储、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不只在食用菌产业。这种全方位的提档升级,还在雷山县的竹产业、茶产业、旅游产业中全面推进。 今年4月,雷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之后如何继续发展,成为扶贫干部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还是产业的可持续。”杭州上城区挂职干部、雷山县副县长周骆斌说,除了对扶贫产业进行链条补齐、提档升级,杭州正组织雷山企业家、农业致富带头人到浙江培训学习,让他们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到了那时,哪怕没有扶贫干部、不给帮扶政策,他们也能自己在市场大潮里‘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