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 于佳 今年春节,我们来北京过年。大年初二这天,一家人一起前往国家大剧院戏剧院,观看京剧《状元媒》。 当天晚上,除了京剧《状元媒》,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还有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和视听交响音乐会《童年放映机》,之所以选择去看京剧,主要是希望女儿长大以后,会像我一样记得,年味儿中有一缕乡愁,是经由记忆沉淀的京腔京韵。 《状元媒》是京剧大师张君秋的代表剧目。这出戏主要讲述的是柴郡主与杨延昭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有边关射猎、金殿相认等场景,也是京剧中扣人心弦的代表作品之一。“天波府”“自那日”“到此时”“珍珠衫”等唱段脍炙人口。 当晚演出中,饰演柴郡主的王蓉蓉,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今日里驰骋到边关”,她一亮相,就博得了全场掌声。 这是我第一次在剧院里看全本的《状元媒》,关于京剧谈不上喜好,更少有学养,可当这个夜晚,坐在剧场,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在盈盈闪烁,好像眼前这红色幕布后,仍是童年时,姥姥家的电视机。 姥姥姥爷都爱听戏,家里订了广播电视报,他们重点关注戏曲频道。儿时听不懂唱词,姥爷就会一句一句翻译给我听,也会评戏,遇到尤为欣赏的,就说,真不简单。姥爷家也订了《人民日报》,有时,大地副刊上刊登了和京剧相关的文章,他会圈出来,把报纸放在书桌上,留给我看。姥爷总说,文气决定于人的气质和识见,好的演员,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听戏不是一味地怀古,是要学做人做事。 长大后,再少有机会跟着姥姥姥爷听戏,但春节晚会上的戏剧华彩,总是不会错过。真想念,那些年的除夕,窗台外的璀璨烟花,内心里升腾着的点滴愿景。 这晚,带着女儿坐在剧场中,女儿也像当年的我一样,悄悄询问,“这里唱了什么?”我简而化之地告诉她,不用完全听懂唱词,听到鼓声和唱腔就好。 在观看演出前,我们还在国家大剧院参观了“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在“东阳针刺无骨花灯”旁,看到老先生吴山明为《中国浦江迎会之花》的题字;在“幕启15华年——国家大剧院百部剧目展”中,看到京剧演员李鸣岩在《天下归心》的剧照。 这两处让人心中一顿——2017年,去吴山明画室采访时,他说自己喜欢周村烧饼,题字写“天道酬勤”,2019年,在杭州大剧院举办的中国京剧名家演唱会的后台,看到李鸣岩老师在上场前褪去先前外面披着的一件红黑相间的格子绒布衬衫,走上台去,先是微微朝着胡琴、鼓的方向鞠了一躬,那背影,“壮而肆,老而严”…… 故人犹在帘幕深处。 当晚演出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问相邻的一位伯伯,好奇他为什么一面听戏,一面手指的动作像拉京胡,他说:“因为开心啊。” 是的。 正是春的伊始,长安街上的红灯笼,热闹端庄。 那些我歌我泣,那些心意难平,那些回眸中的摇影,那些永不收尾的抒情,都被好好珍藏在心中的一处角落,眼下,关于人生的千姿百态,只想要像柴郡主唱的那样:“愿天下有情人都成姻眷,愿邦家从此后国泰民安”。 |